1月13日,中国2016年全年外贸成绩单公布。根据海关统计,2016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值24.33万亿元人民币,比2015年下降0.9%,虽然增速有所下降,但降幅比2015年明显收窄6.1个百分点。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黄颂平在国新办当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16年中国对外贸易呈现回稳向好的态势,取得了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2017年,国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影响中国外贸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支撑外贸持续向好的基础尚不牢固。
受访专家指出,当前中国外贸发展的关键在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非强调数量和速度。未来政策导向的重点应是适应中低速增长的新常态,着力调整外贸结构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外贸整体竞争力。
去年第四季度外贸现小幅增长
“在全球贸易整体低迷的环境下,我国受到的影响比较大与我国外贸体量大有关,这是必然的结果。”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世界经济室副主任陈建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黄颂平指出,2016年全球经济仍处于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的深度调整期,经济复苏乏力,国际市场需求疲弱,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总体形势复杂严峻,进出口全年呈现前低后高、稳中向好的走势。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中国进出口呈逐季回稳的态势,去年第四季度进、出口均实现了正增长。国家发改委学术委研究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第四季度中国外贸实现小幅增长,关键在于外部环境有所改善以及中国经济三四季度出现企稳向好态势。
除此之外,黄颂平表示,促进外贸回稳向好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实也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2014年以来,国务院陆续出台了10多个外贸稳增长的文件,相关部门则完善了相关配套措施。去年9月,商务部和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公告,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加工贸易业务审批。去年11月,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公告,将机电、成品油等重要产品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7%。这些都对促进外贸稳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
加快调整应对挑战
对于2017年中国外贸发展形势,黄颂平指出,世界贸易组织最新发布的贸易展望报告将2017年全球货物贸易增长预期下调到1.8%~3.1%,意味着2017年全球贸易仍将难以回暖,不确定因素增加。中国外贸也难以独善其身。
此外,黄颂平指出,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实施贸易保护、设置贸易壁垒,用反倾销手段干预正常贸易成为有关国家抢占国际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逆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中国成为这一趋势的最大受害者。
专家普遍认为,目前全球政局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如英国脱欧、欧洲主要国家大选、美国新总统特朗普上任等或加剧全球范围的贸易保护主义,进而对中国扩大出口造成制约。预计2017年出口不乐观的形势还将持续,尤其需要做好应对更加严峻的贸易保护主义的准备。
“中国是全球化的推动者、倡导者和受益者,因此逆全球化对中国的冲击很大,除非适应新形势快速调整,把逆全球化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针对上述情况,张燕生表示,在世界经济仍相对低迷的背景下,中国外贸发展的重点是适应新常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明确供给侧改革的目的不是追求速度,而是注重质量和效益。
在对待中国外贸发展中短期的“稳”、中期的“调”、长期的“改”三者关系问题上,张燕生认为,关键还在于“调”,通过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加快从依靠代工生产向依靠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自主营销渠道的增长动力转换,实现从低端到中高端的转型,从而提升外贸整体竞争力。
除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外贸结构转型升级外,陈建奇建议,一方面要加大减税力度,减轻外贸企业负担;另一方面要加快区域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和“一带一路”建设,改善外部经贸环境,从增量方面拉动中国外贸稳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