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增长势头强劲
15日,成都海关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今年上半年四川外贸情况,并向市民展示创新学习上海自贸区海关监管政策一周年成果,发布会召开后带领大家参观了保税展示中心。据悉,上半年四川实现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1690.8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下降18.1%;其中,出口 1175.7亿元,下降12.4%;进口515.1亿元,下降28.6%。
外商投资企业降幅最深
上半年,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进出口额为640.5亿元,下降30%,高新园区进出口497.8亿元,下降32.3%;双流园区进出口142.7亿元,下降20.7%。不仅如此,上半年成都外贸进出口1264.9亿元,下降23.1%,其中出口833.2亿元,下降18.1%;进口431.7亿元,下降31.1%。其外贸增速不仅大幅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显著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成都海关副关长倪藻谈到,这在历史上是极少见的。
上半年全国外贸整体呈现下滑态势,而四川外贸下滑更加严重。究其原因,倪藻表示,外需持续低迷,而四川外贸发展过于依赖大企业大项目,加上这些大企业大项目又集中在电子信息产业上,这类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大,相较于刚需产品,受全球经济影响程度更深,抗风险能力较弱。倪藻告诉记者,上半年四川进出口前4位企业全部是从事电子信息产业的外资企业,合计占四川外贸总值的33%,这就拉低了四川外贸增速多达6.8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上半年四川对非洲、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贸呈现了快速增长势头,对美欧日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外贸依赖程度有所降低,市场多元化趋势明显。数据显示,上半年四川与非洲进出口增长22%、与新加坡、越南、伊拉克、土库曼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快速增长,增速分别为46.5%、20.5%、1.1倍和78.3%,对南非、巴西等部分金砖国家出口分别增长45%和3.9%。
监管创新制度取得成效
成都海关复制推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关监管创新制度已有一周年,2014年,海关总署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分步、分类复制推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14项海关监管创新制度。成都海关相关负责人说,早在2012年开始,成都海关就在综保区先行先试简化手续、优化监管、拓展功能的系列改革,其中有8项与上海自贸区首批推广的海关监管创新不同程序相偶合。据介绍,在2014年9月成都海关确定了“三步走”的实施步骤开展了复制推广工作。
首先将其中已在成都海关全面推广的5项监管政策,即工单式核销、境内外维修、批次进出集中申报、简化无纸通关随附单证、保税展示交易,作为第一批制度向社会公告进行复制推广;其次针对第二批需调整系统后实施的6项海关监管制度,即先进区后报关、区内自行运输、简化统一进出境备案清单、集中汇总纳税、仓储企业联网监管、智能化卡口验放进行了前期准备,目前复制推广条件已基本完备。
对于需相关部委批复后实施的融资租赁、期货保税交割、内销选择性征税等3项复制推广项目,成都海关将结合企业实际需求,待条件成熟后向海关总署提出申请,适时启动复制推广工作。此外,成都海关还密切跟踪关注了上海自贸区在14项制度之外推出的其他9项监管创新制度,其中的“海关企业信用信息公开”、“引入社会中介机构辅助开展海关保税监管和企业稽查工作”等两项制度已在成都海关落地推广。
在参观现场,成都海关相关负责人选取了“工单式核销”、“境内外维修”“批次进出、集中申报”三项措施向大家介绍了在复制推广监管创新制度取得的一些成效。
倪藻告诉记者,接下来将把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作为成都海关的“改革实验田”,继续全面总结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监管创新制度一周年以来的经验,切实做好成果转换,同时密切跟踪天津、广东、福建自贸试验区的新经验、新制度。除此之外,结合成都关区自身的实际情况,继续推出符合成都关区特点,适合成都关区发展的改革新举措,在综保区扎扎实实的推进各项业务改革,使企业实实在在受益,为四川发展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