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成都建议设立中国(成都)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

收藏 www.jctrans.com 2015-3-9 11:39:00 成都日报

导读: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在全国推广(自贸区)成熟经验,形成各具特色的改革开放高地”。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在全国推广(自贸区)成熟经验,形成各具特色的改革开放高地”。希望国家考虑在西部也布局自贸区,做到与东部同步试点。这一方面,有利于更好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打造政策高地、制度高地、改革创新高地,进而建设西部开发开放高地,更好地发挥西部后发优势,释放西部发展潜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发挥成都交通、物流、产业、贸易等比较优势,打造具有西部特色的开放高地。

  权威解读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积极推动上海、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建设,在全国推广成熟经验,形成各具特色的改革开放高地。”这为自贸区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昨(9)日,成都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现在的国家自贸区都布局在沿海,因此创立中国(成都)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将有利于更好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打造政策高地、制度高地、改革创新高地,进而建设西部开发开放高地,更好地发挥西部后发优势。“而目前成都的交通、物流、产业、贸易等领域都已具备现实条件和比较优势,打造具有西部特色的开放高地具有很好基础。”

  大格局

  成都是联接 “一带一路” 国家战略的重要枢纽和“西向开放”的战略前沿,是推进亚欧、亚太互联互通和经济贸易一体化的战略支点城市。创设中国(成都)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搭建内陆开放型经济改革创新试验平台,将有利于发挥成都在国家战略实施中的引领、带动、辐射和示范作用,有利于完善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对外开放体系,探索亚太自贸区发展新路径。

  探索亚太自贸区发展的新路径

  设立中国(成都)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将发挥四川(成都)地形地貌、人口民族、经济发展梯度和阶段等在西部和全国最具代表性的特点,聚焦制度创新,进一步扩大开放和深化改革,营造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营商环境,提高投资自由化和贸易便利化水平,增加市场主体的投资机会,降低营商成本,提升内陆地区对各类发展要素的集聚能力,探索亚太自贸区发展新路径。

  完善我国全方位多层次的

  对外开放体系

  设立中国(成都)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瞄准西向南向开放国家战略,优化西部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创新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完善对外开放的政策体系,建立健全对外开放的合作机制,拓展西部开放型经济的广度和深度,全面提升内陆开放和合作水平,最大程度挖掘我国对外开放的潜力,弥补我国对外开放体系不全、区域不均衡的短板,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体系。

  优化我国产业布局和经济结构

  设立中国(成都)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软环境,将提高对人才、资源等要素的吸引力,加快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为东部经济转型升级拓展发展空间。扩大向西向南开放,通过“走出去”实现过剩产能向西向南转移,助推西部产业提档转型升级,全面优化我国产业布局和调整经济结构,形成东西互济、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打造我国经济增长“第四极”

  同时,设立中国(成都)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将更好发挥成渝城市群作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国家战略交汇点的区位优势,结合成渝城市群在“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的主体功能定位,依托内陆广阔市场腹地空间,发挥引擎带动和支撑作用,建设科技教育、商贸物流、金融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打造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基地,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长江上游开放高地和西部地区重要经济中心,使成渝经济区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区之后的我国经济增长“第四极”。

  大机会

  四川省、成都市是西部经济重心,发展潜力较大,具有集聚创新和发展要素的能力,是国务院主体功能规划的重点开发区域。创设内陆自贸试验区,深入挖掘西部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打造推动西部大开发的引擎,更好的发挥示范引领带动辐射作用,具有扎实的现实基础和很强的比较优势。去年成都利用外资100亿美元,进出口558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已有262家。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实现进出口总额322亿美元, 增长16.8%,总量居全国第三、西部第一。

  同时,成都新机场正式获批,现有国际(地区)航线80条,开通“蓉欧快铁”和“中亚班列”,与武汉、泸州建立了港口物流战略合作协议,拥有西部最成熟的“海铁联运”物流通道。拥有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成都铁路临时对外开放口岸和汽车整车进口口岸。

  四川是推动西部大开发的

  引擎和枢纽

  首先,四川是西部经济重心。四川仅用4年就实现了经济总量从1万亿元向2万亿元的跨越,2014年四川地区生产总值达2.85万亿元,位居西部第1、全国第8,人口、面积、经济总量分别占西部21%、7%、20.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了重庆和陕西的总和。近期获批的天府新区将再造一个产业成都,推动四川从西部经济重心向中心发展。

  四川是向西向南开放的门户。四川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国家战略的交汇点,是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联动发展的战略腹地和重要支点、国家向西向南开放的重要门户。拥有水陆空联动的立体交通体系,是长江黄金水道的航运起点,“四江六港”水运通道,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500公里,公路总里程31万公里,居全国第一,建有双流国际机场等民航机场13个。

  四川是改革创新的先驱。四川历来有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2000多年前的南方丝绸之路,川人迈出了对外通商的第一步;1000多年前诞生于四川的“交子”,开创了货币流通的新纪元。四川在全国率先探索农村改革,率先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率先进行城市综合改革试验,率先开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交流提供了极具推广价值的经验。目前,成都正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加快推进探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等重要工作,以制度创新为手段,夯实创设内陆自贸试验区基础。

  成都产业科技实力雄厚

  物流业。成都是西部航空枢纽,双流国际机场旅客和货邮吞吐量居中西部城市之首,为我国第四大机场,已开通国际(地区)航线80条,国际(地区)通航城市80个;是西南地区铁路枢纽,拥有西部地区最完善的铁路货运设施体系和亚洲最大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拥有西部最成熟的“海铁联运”物流通道,“蓉欧快铁”是中国西部通往欧洲速度最快的陆上铁路货运大通道。

  金融业。成都是国务院确定的西南金融中心,是中西部地区金融机构数量最多、种类最齐全、开放水平最高的城市,全市有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232家,其中外资金融机构34家;金融市场规模居中西部城市第一位,全市人民币存款余额2.68万亿元,贷款余额1.98万亿元;16家中外金融机构在蓉设立了大型后台服务中心,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股权投资基金等新兴金融业态发展迅速。2014年中国金融中心指数(CDI·CFCI6)(第六期)显示,成都金融综合竞争力名列全国第八位,中西部第一位。

  通信业。成都是除北上广外第四个具备国际直达通信能力的城市、国家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城市和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拥有出省干线光缆30多条,IDC总规模、城域网出口带宽、4G网络建设规模居全国领先、中西部第一,是中西部地区第一个实现4G网络商用和村村通光纤的城市。互联网普及率高出全国11.3个百分点,是中西部地区通信承载、信息集散和网络交换能力最强的城市。

  高技术产业。成都是我国中西部地区高技术企业最集中、产业创新最活跃的城市,产业规模西部领先。是国家信息技术产业基地、国家生物产业基地、高端装备产业制造基地,是中西部唯一的“中国软件名城”。 全球2/3的iPad平板电脑、60%以上的电脑主板芯片组和50%的笔记本电脑CPU出自成都,软件业务收入占西部十二省(自治区、直辖市)总量的56%。航空发动机、“北斗卫星”终端、飞机制造,以及轨道车辆、飞机维修等业务独具优势。

  会展旅游。成都是国际会展活动布局中西部的首选城市,年均举办国际性重大会议展览活动百余个,会展业实力居西部首位,成功举办“财富全球论坛”和“世界华商大会”,是中西部唯一的“中国会展名城”。成都是“中国最佳旅游城市”,西部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世界美食之都”。

  科技教育。成都是中国西部人才和科技的重要基地,各类专业人才总量约334 万人,列全国大中城市第四,西部地区第一。科技综合实力西南第一,拥有各类高校52所、国家级科院机构46家。拥有两院院士36人、国家“千人计划”102人,居西部第一;专利申请量、授权量以及国家级奖励连续多年领先中西部城市。

  成都营商环境西部领先

  成都是全国同类大城市中保留行政审批数量最少的城市之一,是中西部唯一连续两届获“中国法治政府奖”的城市,西部唯一跻身“中国服务型政府十佳城市”榜单的城市,2014年被亚洲开发银行、《环球时报》杂志社评选为“中国内地最宜居城市”、“中国最佳营商环境城市”。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是目前中国国内开放层次较高、优惠政策较多、功能较全的海关特殊监管区。成都是中国首个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城市,在中国大城市中率先设立政府专利奖,被欧洲通讯社评为“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做得最好的城市”。

  成都发展潜力西部领先

  2014年,成都人均GDP已超过12300美元,地区生产总值10056.6亿元,处于转型发展的新阶段。作为西部特大中心城市,成都辐射带动四川及周边省市3亿人以上市场腹地;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正进入加速通道,带动成都进入质量更高、结构更优的发展阶段;新机场建成后,年旅客吞吐量预计将突破8000万人次;加快建设出川6条铁路通道和33条高速公路,打通成都连接东盟的高等级公路运输通道,积极争取建成通信光纤国际出口,形成覆盖中西部、通达全国、连通欧亚的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性区域物流中心。

  大作为

  据介绍,根据安排,创设中国(成都)内陆自贸区的重点是通过3-5年的努力,围绕现代互联互通,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投资领域的开放,推动贸易发展转型升级,探索产业金融改革创新,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完善优化监管服务方式,强化法治保障,营造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打造内陆开放合作先行区、贸易发展转型示范区、区域性产业金融创新区和国际化营商环境生态区,构建内陆经济枢纽,形成区域联动、共同发展的内陆开放型经济新格局,探索形成内陆开放型经济转型发展新路径、新模式。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