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3月12日消息:美国农业部海外农业局农业参赞发布的中国油籽年度报告显示,中国2015/16年大豆进口量将达到7750万吨,同比提高6%
中国继续影响全球大豆市场,仍是全球头号大豆进口国。过去三年里中国平均占到全球大豆出口的64%左右。大豆进口将继续增长,因为国内产量下滑,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中国压榨行业的大豆需求依然强劲。
参赞预计2015/16年度中国的大豆进口量为7750万吨,比2014/15年度的预期进口量7300万吨增长约6%。由于2012/13年度期末库存相对偏低,全球大豆供应充足而且价格低廉,导致2013/14年度中国大豆进口增至创纪录的7036万吨,同比增长10%。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大豆压榨行业连续九个月亏损,2014年亏损总额估计达到200亿元(约合32.5亿美元),可能打击2014/15年度压榨行业的进口积极性。
2013/14年度巴西仍是中国的头号大豆供应国,向中国供应3292万吨大豆,占到中国市场的47%份额。2013/14年度中国进口美国大豆2704万吨,高于上年的2207万吨。
由于一些中国压榨厂有意使用可持续性大豆从2014/15年度中期起,美国开始根据美国大豆可持续认证协议(SSAP)对华出口可持续性大豆。由于美国大部分大豆种植户已经参加认证项目,中国开始成为美国可持续性大豆的头号买家,这可能为美国种植户赢得中国市场份额创造机会。此外,行业人士称沿海地区许多食品加工厂开始使用进口大豆生产豆腐、豆奶和其他食品。
报告还预计2015/16年度中国大豆出口量为22万吨,略高于上年的21万吨。中国大豆出口量依然偏低,不太可能出现显著变化,因为日韩等国主要从美国进口食用大豆(包括转基因大豆和非转基因大豆)。
2015/16年度中国大豆产量预计降至1170万吨
基于播种面积减少2%以及平均单产预测,2015/16年度中国大豆产量预计为1170万吨,低于上年的1200万吨。中国大豆产量继续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包括种植利润偏低、单产迟滞、替代性农作物更有吸引力,以及近来政府减少补贴。
报告指出,种植利润偏低对大豆主产区的种植决定造成不利影响,农户选择播种更有吸引力的替代农作物,诸如玉米和稻米。中国发改委(NDRC)预计2013/14年度的大豆种植收益为每公顷82美元,而玉米种植收益为每公顷189美元。在头号大豆产区黑龙江省,2013/14年度大豆种植收益(不包括劳动力成本)为每公顷379元,约合62美元,而玉米和稻米种植收益分别为2265元(368美元)和3720元(605美元)/公顷。
整体来看,政府的玉米、稻米、棉花和大豆收购价格一直高于国际市场水平,更为低廉的进口大豆已经给国内豆价造成下跌压力。农经济学家提醒说,人为扭曲价格影响到作物轮作,将最终造成豆油品质下降,单产减少。2014/15年度初,政府的大豆补贴项目从“最低收购价格项目”改为更多以市场为导向的“基于目标价格的直接补贴”。考虑到政府的目标水平比上年提供的最低价格高出200元/吨,因而2014/15年度的大豆种植收益可能小幅提高。但是多位消息来源透露,在2014/15年度,黑龙江省豆农即便在2015年4月底拿到直接补贴后可能还是会赔钱。由于新政策实施存在不确定性,加上补贴支付延期,可能影响到农户的信心以及2015/16年度的种植决定。2013年1月到2014年12月期间大豆批发价格大幅下跌,跌幅达到约11%。
报告称,行业人士估计截止到2014年12月份中国政府的大豆储备为500到600万吨。2013/14年度中国大豆进口量达到创纪录的7040万吨,也导致期初库存达到1440万吨。虽然政府在2014年9月份停止收购2014/15年度产大豆,但是2014/15年度大豆期末库存仍然达到1410万吨,略低于2013/14年度的水平。2015/16年度大豆期末库存预计为1380万吨。基于国内油籽产品市场状况,政府可能在市场上竞价销售陈豆储备,以便稳定大豆供应,平抑价格的任何显著波动。
中国豆粕产量将增至6095万吨
2015/16年度中国豆粕产量预计为6095万吨,比2014/15年度的产量5779万吨增长约5.5%。
考虑到成本较低而营养价值较高,豆粕仍是饲料生产商的最优选择。由于中国大型大豆压榨行业使用更多的进口大豆,国内豆粕产量将继续稳居高位,足以满足2015/16年度以及今后国内需求。
中国豆粕出口将同比提高10%
2015/16年度中国的豆粕出口量可能增至220万吨,高于2014/15年度的出口量200万吨,同比增幅达到10%左右。
报告称,中国将继续对亚洲国家出口豆粕,因为亚洲地区传统的豆粕出口国――印度的国内豆粕消费量提高。日本和韩国仍是中国豆粕的主要出口市场。2014年日本和韩国占到中国豆粕出口总量210万吨的66%。
近几年中国的豆粕进口一直非常低,因为国内豆粕产量庞大。整体来看,与国内庞大的消费规模相比,豆粕贸易所占份额依然非常低。
2015/16年度中国油菜籽进口将达到450万吨
2015/16年度中国油菜籽进口量预计达到450万吨,比2014/15年度的410万吨提高9.8个百分点。
2013/14年度中国的油菜籽进口量曾达到创纪录的504万吨,主要原因是近来压榨产能快速扩张,尤其是沿海地区福建省、广东省和广西省。但是2014/15年度油菜籽进口未能延续2013/14年度创纪录的进口步伐,因为菜籽粕和菜籽油供应过剩,价格下跌,造成2014年大部分时间内压榨亏损。
报告称,2014/15年度和2015/16年度中国的油菜籽进口量可能趋于正常。
中国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中国目前的油菜籽压榨年产能超过4000万吨(部分工厂既可以压榨大豆,也可以压榨油菜籽),产能利用率不足40%。广东、广西和福建省有新厂,2014年新增产能600万吨。这些工厂主要使用进口油菜籽。虽然产能扩张导致2013/14年度进口创下历史最高水平,但是菜籽粕和菜籽油价格低迷,可能造成2014/15年度和2015/16年度中国进口需求下滑。
2015/16年度中国油菜籽产量将小幅减少到1410万吨
由于种植收益偏低,加上播种期间政府支持政策不明朗,2015/16年度中国油菜籽产量可能小幅减少。
报告称,2015/16年度中国油菜籽产量预计为1410万吨,比上年减少约2.1%。这是基于播种面积减少到740万公顷,比上年减少约1.3%。作为对比,中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15/16年度冬季油菜籽播种面积预计为703万公顷,比上年减少约6.6%。
一项行业调查结果显示,2014/15年度油菜籽种植收益为每公顷1800元,低于湖北和湖南省的小麦种植收益。政府的最新支持政策也影响到农户的播种决定。早先市场传闻政府的支持政策可能调整为“以目标价格为基础的直接补贴”,但是政府尚未对油菜籽实施直补,目前不清楚当前的“最低价格收购项目”能否持续到2015/16年度。
报告称,西北地区2015/16年度春季油菜籽播种面积整体上保持稳定。由于天气条件正常,2015/16年度油菜籽作物长势正常。中国政府鼓励油菜籽种植,因为油菜籽作物种植可以利用闲置耕地,减少与其他粮食竞争耕地。官方产量预测数据显示油菜籽产量稳步增长,但是许多行业人士指出官方数据偏高。不过这些行业人士没有能力对许多省份进行实地考察,难以提供更值得信赖的统计数据。
中国油粕产量预计为8060万吨
2015/16年度中国的油粕产量(包括鱼粉)预计达到8060万吨,比上年度的7760万吨增长约3.9%,原因在于进口大豆压榨量有望提高。2015/16年度中国油粕供应总量预计达到8180万吨,其中进口油粕为120万吨(鱼粉和菜籽粕)。
2015/16年度中国油粕消费总量预计为7950万吨,比上年度增长290万吨或3.7%,因为养殖业及水产业的饲料需求继续提高。豆粕消费仍将占到主导地位,占到油粕消费总量的74%,菜籽粕占到14%,棉籽粕5%。
许多行业人士指出2014年中国工业化饲料产量将超过1.95亿吨,高于上年水平。中国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预测值为1.915亿吨,比上年减少190万吨或约1个百分点。2014年前几个月的饲料产量受到饲料消费下滑的影响。牲畜养殖业受到动物疾病以及养猪利润亏损的冲击,南方水产业则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不过2014年下半年饲料产量恢复,推动全年饲料产量小幅提高。行业数据显示,广东、河南、四川和湖南等主要饲料产区均报导2014年饲料产量增长。广东饲料行业协会称,广东省仍是最大的饲料产区。2014年广东省的饲料总产量预计为2.4423亿吨,同比增长7.7%,全部饲料品种的产量均出现增长。尤其是猪饲料产量增长12.7%。2014年山东饲料产量保持稳定。基于中国的第12个五年计划,到2015年中国的工业化饲料产量将增长760万吨,达到2亿吨。目前的趋势预示该目标可能提前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