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几天,各政府部门将公布2014年7月份经济数据,包括贸易、CPI、投资、货币和信贷数据等。基于此前公布的PMI数据向好,各方分析实体经济增速将持续强劲。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不断融合,全球贸易将为经济增添新动力。
德意志银行8月5日公布的分析报告显示,近期宣布的中国和欧盟自由贸易协定计划意义重大。中国是欧盟第一大商品供应商和其第三大出口市场,同时,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而汇丰最新发布的关于全球贸易前景的预测显示,至2025年,中国的货物贸易额将达约6.3万亿美元,比目前增长近1.5倍,这一增长幅度将为同期全球贸易增长的两倍,届时中国也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
贸易重心向新兴市场转移
汇丰委托DeltaEco-nomics对全球贸易前景进行的分析报告指出,全球来看,由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驱动的国际贸易仍将持续增长。至2025年,全球贸易将比目前增长73%,至48.5万亿美元。中国、埃及、印度、印尼、越南和巴西六个市场将是推动世界贸易增长的主要动力。至2025年,全球最大的10个贸易国家和地区将依次为:中国内地、美国、德国、日本、法国、中国香港、英国、韩国、新加坡、加拿大/俄罗斯(并列).
德意志银行的分析称,以目前趋势来看,欧盟与中国的年度双边贸易总额将在十年内增长1.5倍,达到6600亿欧元。作为中国在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德国将从双边贸易增长中获益。未来十年,德国对中国的出口将增长60%,一旦自由贸易协定成功签订,出口额还可能翻倍。
与此同时,除了商品,服务贸易也有很大的增长潜力,和运输与贸易相关的服务将大幅增长。欧洲的中国游客数量的剧增,也极大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德意志银行称,在中国与欧盟伙伴关系发展中,直接投资可能会成为下一个推动力。虽然欧盟是中国的最大投资者,但中国对欧盟的直接投资占境外对欧盟直接投资总量的比例不足1%。据其整理的中国与欧盟及德国之间的并购案例显示,中国投资者对欧洲公司表现出了越来越大的投资兴趣,加上目前正在谈判中的双边投资协定,都将成为直接投资的新增长动力。
从货币流通领域看,人民币在欧洲的使用流通有很大发展空间。目前在欧盟与中国双边贸易中,人民币结算所占比例不足10%,通过近期建立的金融基础设施,到2024年,该比例可望增至40%。
货币状况可能较6月份收紧
从国内货币市场状况看,高盛8月4日发布的报告称,货币当局可能认为6月份政策放松幅度有些过大,因此,近期银行间利率上升和人民币小幅升值体现出货币当局小幅收紧货币状况的意愿,但政策收紧是为了控制货币状况的程度,而非政策立场根本的方向性改变。
据其预计,7月份人民币贷款规模低于去年同期7000亿元的水平,M2增速可能有所放缓。外汇净流出可能有所减少,但财政存款变动可能不像6月份那么有利(6月份财政支出同比增速高达26.1%)。预计7月份人民币贷款规模为6700亿元,隐含的7月份同比增幅从6月份的14.0%降至13.8%,隐含的季调后环比折年增幅从6月份的14.5%降至13.0%。预计7月份M2同比增速将从6月份的14.7%降至14.1%,隐含的季调后环比折年增幅从6月份的15.2%降至12.1%。
从宏观经济来看,高盛认为,CPI同比增幅基本稳定,PPI同比增幅上升。预计7月份CPI同比增幅将从6月份的2.3%降至2.2%,隐含的季调后环比折年增幅从6月份的3.4%降至0.9%。PPI同比增幅可能会从6月份的-1.1%升至-0.9%,隐含的季调后环比折年增幅从6月份的1.8%升至2.6%。
因为PMI数据显示实体经济增速持续强劲。高盛预计,7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将从6月份的9.2%降至9.0%。隐含的季调后环比折年增速从6月份的12.2%降至10.6%。1月—7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将从6月份的17.3%微升至17.4%。隐含的单月同比增幅从6月份的17.5%升至17.9%。7月份零售额同比增速将从6月份的12.4%微降至12.3%。增速小幅放缓反映了CPI通胀率可能下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