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哲
“要继续发挥好贸易和投资在中欧合作中的主引擎作用。双方应该把互通有无的简单买卖型贸易合作,提升为各领域联动的复合型经贸合作,利用互补优势,力争早日实现双方年贸易额1万亿美元的目标。”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日在会见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时提出了这样的希望。
数据显示,中国与欧盟每天的贸易额已经超过10亿欧元(约合17亿美元),欧盟已连续十余年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
欧盟承诺与中国签署自贸协定
经贸往来一直是中欧关系的重头戏,习近平主席的访欧之旅更是为欧盟各国带来了经贸升级的信号。
“要从战略高度看待中欧关系,将中欧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结合起来,共同打造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为中欧合作注入新动力,为世界发展繁荣做出更大贡献。”习近平主席指出,“中欧战略合作前景广阔。新形势下,我们要全面落实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开展在中欧、亚欧、全球3个层面的合作。”
可喜的是,习近平主席在访欧期间赢得了来自欧盟的承诺:欧盟考虑与中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
这是中国长久以来期望达成的目标,但双方之间尚有分歧无法化解。
据了解,目前,欧盟主要成员国的意见是,中国和欧盟必须先签署双边投资协议,解除欧盟企业在中国的诸多投资限制,之后再进行自由贸易谈判。
而巴罗佐也表示,欧方愿做中国的全方位战略合作伙伴。希望在欧中合作2020战略规划指导下,以商谈欧中投资协定和自贸协定为契机,提升贸易和投资水平,并结合双方优势特点,在城镇化、创新、人文等领域扩大合作,通过谈判,妥善解决无线通信设备等领域的贸易摩擦。
“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FDI)能够帮助希腊、葡萄牙和西班牙等深陷困境的欧盟外围经济体再次激发出生产潜力,增加就业,以及平衡这些经济体中出现的民族主义情绪与贸易保护主义势头。”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研究员史志钦表示,出于这一原因,制定出一份中国与欧盟的投资协议对于欧洲来说将会是“久旱逢甘霖”。
据悉,3月24日至25日,中国—欧盟投资协定第二轮谈判已经完成,此次谈判加强了双方建立长期投资关系的法律确定性和可预测性,将促进开放市场和建立保护投资的法律框架,从而推动双边贸易发展。
高层斡旋压下贸易摩擦的火花
近几年,中欧相互投资呈加速态势。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欧盟在吸纳中国资金方面经常设置障碍,许多领域的贸易摩擦频频发生。此前,欧盟贸易委员会委员德古赫特认定中国太阳能板产品生产商在欧盟市场进行了倾销,并一度决定对中国太阳能产品征收平均47%的临时性关税。直至去年8月,这场连续的贸易战出现了转机,在中国高层的积极斡旋下,中国光伏产业代表与欧委会通过谈判达成价格承诺,涉案规模最大的贸易摩擦得以和平解决。
“光伏案的顺利解决,为其他案件的和解提供了范本,也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表示。
而习近平主席访欧期间,双方也在解决贸易摩擦上达成了某些共识。中欧双方发布的《关于深化互利共赢的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表示,欢迎“近期中欧就重大贸易救济案达成磋商解决方案,认识到负责任地解决贸易争端至关重要”。同时,欧盟大力支持中国尽快参加《服务贸易协定》谈判。双方认为,中国参加谈判是《服务贸易协定》未来实现多边化的重要一步。双方将同各方一道加紧努力完成《信息技术协定》的审议磋商。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欧盟是最大的发达国家集团,对欧盟来说需要有适应的过程,“我们需要提高我们在生产价值链上的地位,生产质量更好的产品,加速与欧盟市场的磨合。”业内专家表示。
“合作”是此次习近平主席出访欧盟的重要基调,也是未来中欧关系发展的关键词。“合作”也意味着中欧贸易要减少摩擦争端,回到正轨。目前,欧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保持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双方每年贸易额接近5000亿欧元,二者经济总量之和占全球的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