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日 程亚丽
政治因素对中日贸易的影响仍在持续。尽管近段时间人民币的贬值趋势给对日出口的中国企业带来了利好,但中日关系的不断“降温”依然成为经济“回暖”的障碍。专家指出,日本经济的发展趋势和日本领导人在中日关系方面的作为,很难让中日经贸短期内出现起色。
近日,人民币的不断贬值让很多出口日本的中国外贸企业松了一口气。一段时间以来,受政治因素和经贸因素影响,中国外贸企业在同日本客商做生意时没有多少利润可赚。在世贸组织确认中国2013年已经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之时,中日贸易却在2013年出现罕见下滑,贸易额下降5.1%。
在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推动下,从今年4月起,日本消费税将由目前的5%提升至8%。这将可能是继日元贬值之后,中国出口商遭受的又一波打击。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2月末曾表示,虽然今年1月中日贸易额增长了7.8%,但由于受春节等季节性因素影响,1~2月中国对外贸易历来波动幅度较大,对1月份对日贸易和投资数据的增减不宜过度解读。中日贸易中“投资拉动贸易”为主,2013年全年及今年1月日本对华投资项目及金额均下降,从这个角度看,中日贸易前景并不乐观。
政治、经济因素拖累出口
据企业反映,由于日本国内产品的市场价格很难上涨,日本买家为了开源节流只能在进口环节压缩成本。加之日元严重贬值和国内生产成本上涨,中国企业出口产品的价格提不起来,利润空间变小。
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所长助理、首席研究员张季风指出,尽管有中国企业感受到对日贸易的“痛苦”,但实际上整个中国对日出口额的下降并不是很大。“中国海关统计结果显示,2013年中国对日出口贸易的下降幅度只有0.9%;如果按照日本财务省的统计(按日元标价),贸易额仍然是上升的。”他说。
的确如此。日本财务省网站数据显示,2012年日本对华出口额为11.5万亿日元,自中国进口额为15.04万亿日元;截至2013年,日本对华出口额达到12.6万亿日元,自中国进口额则为17.65万亿日元。而以美元标价的话,中日贸易额则是有所下降的。“影响中日经贸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仍然是两国的政治关系,还有世界经济能否强劲复苏、中国市场和欧美市场能否快速恢复。”张季风表示。
中投顾问宏观经济研究员白朋鸣也指出,政治因素会影响两国的经贸关系。短期来看,政治因素对中日经贸关系的负面影响不会消除。近期人民币的贬值对出口有利,能否持续还有待观察,中国企业可以通过开发国内市场来缓解出口困境。
中国对日出口遭遇不利,但日本的出口能力则可能提升。白朋鸣表示,若从经贸因素来看,日元贬值、人民币升值会拉动国内消费者对日本商品的购买动力,因为国内消费者对日本商品付出的成本较以往要低,这间接地增强了消费者对日本商品的购买能力。
长期并不乐观
商务部研究院综合战略研究部研究员张莉分析,中日贸易下降的趋势在短时间内还有可能加剧:“中国对日出口在2013年前三个季度明显下降,在11月以后出现了一个走稳并逐步升高的趋势,但是上涨之后还会继续下降。”
中国出口日本的产品中,有60%~70%属于劳密型加工制造业产品。现在中国发展加工贸易的优势已大大减弱,日本已把相当一部分加工贸易转移到东南亚市场,投资和订单的转移都使得中国传统制造业产品对日出口大幅减少。
另外,张莉补充道,与美欧相比,日本对中国产品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也在加剧。为避免发生贸易摩擦或海关质押的风险,日本企业更倾向于减少从中国进口纺织、鞋帽、机械制造等产品。
谈及中日贸易的未来发展趋势,张莉并不乐观:“日本经济正处于紧缩期,电子产品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创新效应递减,找不到经济增长的突破点,接下来可能进入多种问题的爆发期,对外部市场的需求会进一步减弱;而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会使劳密型产品的出口进一步减少。因此,两国贸易额下滑的趋势很可能要持续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