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2月26日讯(记者 林火灿)“中国出口占全球贸易份额的比重不是高了,而是偏低。中国必须找到新的外贸竞争优势,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26日举办的《大国大时代》报告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如今已成全球第一大贸易国。2013年,我国货物进出总额达到41600多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了201倍,在世界货物贸易的排名从比重从不足1%上升到12%左右。
但与此同时,各界对于我国外贸发展态势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有观点认为,我国外贸增长过快,外贸依存度过高,容易产生贸易纠纷,外贸发展不具有可持续性;也有人认为,我国外贸的快速增长,将会影响到内需消费的扩大。
对此,沈丹阳表示,和英、美、德、日等传统大国以往情况相比,我国目前的出口份额仍然还是有空间。英国1820年出口占全球贸易27%,美国1947年时占32.5%,德国目前出口份额约占10%,而我国出口在全球贸易占比重只有10%多一点,仍然属于偏低水平。从外贸依存度看,英国、法国、丹麦和澳大利亚都曾经保持在40%以上,而我国近几年的外贸依存度也只有大约50%左右,并不算太高。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每个国家都必须在全球充分配置资源,使自己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进出口双超高增长和高外贸依存度将成为常态。”沈丹阳说,目前中国的外贸发展确实面临一些问题,但如果以此来否定外贸发展的必要性,就是因噎废食。
沈丹阳表示,面对国外需求疲软、国内综合成本不断上升、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的复杂形势,中国不仅不能减少外贸,反而应该进一步扩大开放,逐步发展成为贸易强国,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实现中国梦。
沈丹阳指出,当务之急,应该把稳定出口和扩大进口结合起来,推动对外贸易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变,从成本和价格的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变,促进形成与技术品牌质量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