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中俄边境的黑龙江省绥芬河市近日宣布,该市已正式被国务院批复为中国首个卢布使用试点市。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允许一种外币在中国某个特定领域行使与主权货币同等功能。黑龙江省毗邻俄罗斯远东地区,拥有国家一类口岸25个,边境贸易额占我国对俄贸易的25%,呈现明显的地缘优势。然而,随着俄罗斯入世后国际贸易体制变化,国际竞争加剧,对俄边贸中的基础设施薄弱、资金周转慢、汇率成本高等影响边贸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问题开始显现,从金融的角度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我们进行了调查。
对俄边贸中的主要问题
贸易环境变化,国际竞争加剧。据调查,三季度有34%的企业订单比上季度下降,预计四季度仍将持续。一是贸易环境变化。2012年8月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为保护俄罗斯入世后农业机械免受冲击,年初欧亚经济委员会对向俄罗斯出口的农业机械征收27.5%临时性关税,使黑龙江省农机出口持续下降。二是市场竞争加剧。西方发达国家和巴西、韩国等新兴国家以其先进的营销模式、高质量的产品抢占俄方市场,使我国在俄市场的传统优势面临诸多挑战。
基础设施薄弱,政策落实欠佳。一是铁路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据调查,目前绥芬河口岸至俄罗斯铁路通过能力明显弱于铁路换装能力,铁路通道接近饱和状态。黑河等口岸没有陆路口岸,对俄贸易依靠水上及冰上运输,运输能力的不足制约了对俄贸易额的提高。二是财税政策落实不到位。2010年后多数地方政府取消了对出口企业的补贴政策,同时对出口退税政策执行不灵活,只有绥芬河口岸实现了即征即退,其他口岸是国家财政转移专项资金到位后,才能实现规模退税,影响了出口企业资金周转,加大了融资成本。
人民币连续升值,利润空间渐小。据调查测算,目前高新技术行业对汇率升值的承受能力为5.5%,而对鞋包、服装、家具等传统行业,当汇率达到6%时,已很难生存。在过去12个月内,汇率升值均在6.1%以上,由于黑龙江省边贸企业大多规模小,应对汇率变动的能力有限,加之订单周期长,多数边贸企业的利润空间被挤压到了极限。
金融支持边贸发展的建议
大力支持“科技兴贸”战略。各金融机构要加大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边贸企业的信贷投入,促进边贸企业向深加工型发展,带动边贸企业技术投资。促进边贸企业加强与俄罗斯战略新兴领域的合作,支持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对俄进行技术投资,在出口商品的同时实现技术输出、劳务输出和资本输出,以逐步增强我国边贸企业的竞争优势。
实现金融与财税政策对接。各商业银行要建立起金融与财政、税务及企业的协调机制,创新金融产品,实行优惠利率或财政贴息政策,以出口企业退税质押或财政担保方式,大力发展仓单质押、订单质押等动产融资业务,解决边贸出口企业资金周转不足的问题,降低边贸企业融资成本,实现财政政策与信贷政策有效对接。同时,要放宽边贸项下进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商品限制,为边贸发展创造宽松外汇管理环境。
加大边贸设施建设投入。要加大边贸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及时解决绥芬河口岸通关能力不足问题,选择性开展黑河等贸易发达口岸铁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解决当前边贸口岸过货能力不足造成的通关问题,为边贸企业出口提供优越的基础设施环境。
深化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要加快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稳定综合有效汇率,通过增强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浮动弹性,借助市场机制修正被高估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同时,加强汇率知识的宣传和服务工作,使边贸企业科学规避汇率风险。
扩大人民币支付结算范围。要在中俄等远东地区边贸中,积极推动跨国人民币支付结算,扩大人民币支付范围。在结算方式上,积极推进跟单信用证结算,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同时可以有效规避边贸企业的汇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