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月25日报道 加拿大媒体称,尽管中国不属于北极国家。其最北端与俄罗斯交界,那个名叫漠河的地方被戏称为“中国的北极”,其实离北极圈还远着呢。但近来有北京官员提出可以称中国为“临近北极”的国家。
加拿大《环球邮报》网站近日报道称,中国越来越频繁地向北方投来饥渴的目光:中国公司正在勘探可供开采的石油和其他资源,中国外交官正在和北欧国家搞好关系,中国的钞票投向了位于南极和挪威的极地科研项目。
报道指出,最重要的是,中国船舶已经小心翼翼地驶入通航能力空前提高的北极东北航道(又称北方航道),在俄罗斯与斯堪的纳维亚以北海域开辟出一条破冰之路。这条航路必将改变大宗商品运抵亚洲和工业制成品运返欧洲的方式。
俄罗斯国家核动力船舶公司总裁助理米哈伊尔·别尔金说:“我们对中国充满期待,因为中国是亚洲的主要消费国。”俄罗斯国家核动力船舶公司的业务之一是运营核动力破冰船,为通过东北航道的商船领航。
报道称,运往中国的大宗商品(凝析油、液化天然气、铁矿石、煤炭)已经在取道东北航道了,而中国希望开始借助这条航路来反方向运送消费品。别尔金说:“我们希望看到的是——我希望在2014年就能看到——中国人将开始通过北方航道运送集装箱。”
中国的北方情结源于这样一种观念:北极不仅仅属于那些能够对其宣示主权的国家,而且属于那些能够充分利用北极的国家。中国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主任曲探宙对记者说:“在我看来,北极资源将根据全世界的需求得到分配,而不仅仅为特定国家所有。我们不能简单地说这是你的、那是我的。”
报道指出,中国已经获得了北极理事会的正式观察员国身份,这样就能在泛北极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发挥影响力。中国同样在建立自己的“立足点”,这也是各国在两极地区收集经验、培养优势的传统做法。中国的“雪龙”号破冰船已经穿越北冰洋,甚至抵达加拿大图克托亚图克海域。第二艘破冰船正在建造当中,很可能还会出现第三艘。
据报道,今年早些时候,中国和冰岛签署自由贸易协定,而此事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冰岛在北极航道腹地的战略地位。在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中国修建了一处可以容纳500人的庞大使馆。去年,中国国有石油企业中海油携手当地企业,赢得了冰岛沿岸油气资源的勘探权。
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在加拿大悄然收获两处现有矿山(育空钼矿和魁北克北部的镍矿)的部分股份,以及另外两个勘探项目。尽管如此,有中国官员表示他们还是感到了来自渥太华的寒意。曲探宙说:“我个人感觉加中两国的合作与沟通程度相对不如其他地方。假如有朝一日加拿大政府欢迎我们到当地合作搞科研,我们会非常乐于加入。”
报道称,北京最关注的不是科研,而是东北航道。亚欧之间的这条捷径取道俄罗斯北部沿海海域(完全不同于取道加拿大北极群岛的西北航道),比传统上取道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的南部航线缩短5200公里、9天航程。据北海地区航道信息办公室统计,从2012年到2013年,通过东北航道的船舶数量(绝大多数是俄罗斯船只)几乎翻了一番。
报道指出,去年首次有中国商船取道东北航道。当“永盛”轮满载荷兰新建集装箱码头所需的起重设备部件,停靠荷兰鹿特丹港时,船方中远集团骄傲地宣称,东北航道必将“成为欧亚贸易的主干道”。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杨惠根曾在2013年告诉外国媒体,到2020年,中国5%到15%的国际贸易量将取道北极东北航道。这一估值范围的中间点,即中国贸易的10%,将价值近7000亿美元。
不过,究竟会有多少中国船只驶入北极海域尚不得而知——毕竟北极不是容易航行的地方,每年通航时间有限,而且变幻莫测的天气会破坏需要严格遵守的航行时间表。集装箱货运尤其前景堪忧,因为中欧之间的北极航路上几乎没有可供船只停靠的大型卸货港口。
报道称,缺乏应急和维修服务同样是一大劣势,虽然俄罗斯正在通过大量投资来加以弥补。此外,破冰船的导航能力有限:别尔金坦言每年只有大约1000万吨货物能够通过东北航道。这一数字远远高于2013年136万吨的实际通过量,但这只是中国贸易量的一个零头:2012年,中国单单钢材出口量就达到5600万吨。
质疑的观点由此产生。加拿大拉瓦尔大学地理学教授弗雷德里克·拉塞尔就进行了严厉的反驳:“中国对北极货运的兴趣主要来源于政府,理论性非常强。许多航运公司并不买账。”(编译/刘子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