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发布的4月份和5月份数据均令人失望,因此6月份疲软的贸易数据加剧了外界对第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的担忧。
调查的18位经济学家给出的预期中值是,第二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同比增长7.5%,增幅低于第一季度的7.7%,也低于2012年第四季度的7.9%。报道还称,6月进口同比下降0.7%,这也说明国内市场需求疲软。
尽管经济增长放缓,但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似乎仍较为强劲。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招聘需求仍明显多于人才供应。报道表示,略微吃紧的劳动力市场供应表明中国服务业仍在扩张,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制造业收缩的不利影响。
此外,出口萎缩反映了工资大幅增长和人民币升值的双重影响。这两个因素都削弱了中国制造商相对于越南等国低成本制造商的竞争力。与此同时,重要出口市场的疲弱需求加剧了中国厂商的问题。
报道还表示,有迹象显示,中国出口行业的疲软势头可能持续,而这将考验中国劳动力市场的韧性以及中国在经济增长问题上的“底线”。中美领导人在华盛顿召开峰会之际,低迷的出口增速也可能给人民币汇率政策带来考验。
国家统计局发布6月份CPI数据显示,CPI同比上涨2.7%,同比涨幅比5月份增加了0.6个百分点,创下近几个月来CPI数值的新高。澳新银行报告认为,中国通胀数据仍然在低位徘徊。
中国通胀将难以出现明显的上升
6月份CPI数据虽然显着高于上月的2.1%,也高于市场预期值2.5%,但环比增速为零,表明该月的通胀率回升主要受到了去年低基数的影响。与此同时,PPI通胀率环比下降0.6%,下滑幅度与上月相同,同比仍为负值,也表明工业需求仍然较为疲弱。
报告分析,整体来看,中国的通胀仍然处于温和区间。澳新银行维持CPI全年增长2.5%的预测,这也远低于中国政府3.5%的控制目标。与此同时,PPI通胀率则连续16个月为负值,这反映了由于需求较弱,企业几乎没有太多的定价权。由于PPI通胀率向CPI通胀率存在明显的传导效应,较弱的PPI通胀数据也表明在未来1-2个季度内,CPI难以出现明显的上升。
从银行间市场近期的表现来看,尽管市场短期利率进入7月之后逐步平稳,但隔夜和7天利率仍然明显高于本轮钱荒之前的正常水平,这也表明整体市场流动性状况处于“紧平衡”,如果这样的状况持续,由于整体收益率曲线上升,商业银行的贷款将受到明显的影响,这也将影响实体经济的表现,并进一步打击已经十分脆弱的经济表现。
报告认为,温和的通胀表现,与近期中国央行收紧市场流动性的举动,形成鲜明的反差。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央行收紧流动性的举动,主要是针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过快增长的行为。澳新银行认为,央行应该根据通胀、经济增长以及就业表现,来决定未来的货币政策基调,应让银监会来承担更多的银行监管责任。
澳新银行报告认为,从这个角度来说,根据经济和通胀的表现,央行应该通过降准或者降息来稳定经济的表现,并提振市场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