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对港贸易数据“虚高”的质疑,近来不绝于耳——
前4个月,我国进出口同比增长了14%,但内地对港进出口贸易前所未有地增长了66%,而深港之间的贸易总值,更是增长了130%。
内地对港出口突然连续大增,不仅与社会普遍预期不符,也与香港方面的统计数据相差较大,由此引发人们对进出口数据真实性的担忧。
据悉,香港贸易报关制度规定,内地输往香港的货物如仅在香港转运或过境,不列入香港自内地的进口统计;内地则统一按照联合国贸易统计标准执行,即跨境流动的货物都应全值计入贸易统计。
按理说,因统计制度不同导致数据差异属正常现象,为何这一差异近期如此大幅攀升?在本报记者对深港两地多次调查发现,直接导致对港出口“飙升”的,是那些被称为“道具货物”的集成电路、黄金首饰制品等。真正隐藏在幕后的套利者,借助贸易融资工具,通过操控“道具货物”来回出入境,以获得巨额贸易套利。
深圳福田保税区是离香港最近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区内的1号专用通道直接与香港落马洲相连,货物从保税区运至香港仅需30分钟。然而,就在几个月前,这条平日里顺畅的通道却频频堵车,往返出入境一趟甚至要花上三四个小时。
当地一家物流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过去福田保税区和香港之间的日均通关量在1200辆左右,但今年一季度,这里的日均通关车辆猛增至1800辆,“有些车一天之内来回很多次,车上的货物甚至都没卸下来过。”
深圳某报关行杨姓报关员告诉记者,上述在深港两地之间“兜圈”的行为,其实早已是业内公开的秘密,“兜圈”的次数越多,套利者的获益就越大。
难道是企业为了骗取出口退税吗?深圳福田保税区海关副关长朱光达认为,这一推断并不成立。他指出,这些货物并没在内地发生实际交易,因而在内地也不可能开具增值税发票,这意味着多次循环出口并不存在退税的可能。
此前被广泛充当“道具货物”的黄金制品,同样不存在退税或骗税的可能。“国家规定,黄金制品出口退税率为零,即便是反复进出口黄金制品,也不涉及退税问题。”朱光达说。
随着调查的深入,记者发现,套利者“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真正的意图是利用深港两地间的利差和汇差,实现贸易套利。
今年以来,人民币大幅升值,市场也普遍预期未来人民币升值步伐还将进一步加快。与此同时,国内经济增长相对平稳,利率水平相对较高,而欧美等发达经济体一直维持低利率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由此引发国际投机资金进入国内市场的强烈欲望。
香港金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末,香港市场人民币存款高达6680.6亿元,为历史最高点。一方面,这些沉淀在香港市场的人民币需要释放,另一方面,内地银根紧缩,银行揽储压力较大。
“当出现利差、汇差等额外收益时,贸易融资工具在利益驱动下就会出现扭曲。”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说。
据悉,以前境内企业在出口时,需要向境内银行进行存款质押。现在,则可通过购买银行的理财产品完成质押,由境内银行开具保函后再由境外银行放出廉价贷款,如此循环往复并从中套利。其间,银行不仅可以收取可观的手续费,还可获得相应的利差。
一位业内人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香港人民币贷款利率一般为2.25%—5%,而内地一年期人民币存款利率为3.25—3.3%,两者利差近1个百分点;境内企业还可以通过购买境内银行年利率高于4.3%的理财产品进行质押担保,获取1个百分点的利差。如果用美元付汇再以人民币收汇,还能赚取约0.48%的汇差。综合算下来,每完成一次“兜圈”,即可获得约2.48个百分点的利润。以1000万元本金计算,兜圈200次,就能套入资金20亿元,一年下来可套利4960万元。
贸易获利杠杆作用巨大,但存在重大泡沫风险。一旦部分理财产品出现兑付风险,企业资金链条就会断裂,由此形成的巨额呆坏账将最终由银行来承担,积聚了巨大的金融系统性风险。此外,这些无效贸易往往掩盖了当前对港贸易的真实情况,扰乱了金融监管秩序,容易干扰国家对经济走势的判断,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调控的方向。
针对这一情况,有关部门已着手推出治理举措。中国人民银行广东分行4月17日下发通知,暂停为黄金、集成电路等货物进出境办理90天以上人民币远期贸易融资业务及相关组合理财产品销售,并暂停为上述技工贸易企业开立跨境人民币保函;海关进一步加强了对保税区进出口货物的监管,确保单货相符,同时加大了对保税区内注册物流企业的资质审核;外汇管理局也发布通知,要求加强对外汇资金流入的管理,改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经常项目的外汇管理。
这些措施实施效果如何?记者看到,在深圳福田保税区与香港落马洲之间的专用通道上,排队拥堵的状况已大幅改观,每日通关量也回落至常态。不过,这些暂时举措能否真正挤出数据水分,专家表示还有待观察。要想彻底解决套利贸易的“顽疾”,最根本的还在于推动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