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贸易行为已受到业界口诛笔伐,但据媒体报道,以“到港一日游”为主的虚假贸易仍在深圳上演,只是在监管部门的重拳打击下从台面转入了地下而已。
受到一系列利益的驱使,虚假贸易现象猖獗,给我国经济平稳运行带来了负面冲击。在监管部门出手规制之后,我国外贸数据已呈现回落态势,但仍有“水分”未被完全挤出。未来只有通过完善监管框架、严堵投机漏洞、提高违规成本等举措,才可能引导外贸数据露出“庐山真面目”。
商人无利不起早,在外贸企业对“到港一日游”趋之若鹜的背后,是巨大经济的诱惑。一方面,企业只要支付保税区仓储费及运费,便可轻松获取最高17%的出口退税率。在外贸环境不佳的形势下,出口退税成为许多中小企业维系生存的“救命稻草”。另一方面,虚假贸易还给企业赚取套利提供便捷。例如,企业以贸易经营为由在香港银行贷款,然后通过贸易付款的方式汇入境内公司,后者再将这笔资金投向内地银行的理财产品,目前基本年收益可达4.5%左右,而其在香港贷款利率则在2%-2.5%之间,如此货物到港周转一次就可以赚到2%-2.5%的利差收入。此外,在人民币接连升值的背景下,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汇差等都可能成为外贸企业的盈利点。有媒体测算,以一亿元本金计算,一年在香港与内地口岸间兜圈200次,年套利金额可达4.96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包括银行借助融资类理财产品盈利、地方政府为标榜G D P等经济指标弱化监管等因素,都在客观上怂恿了虚假贸易的肆意泛滥。
殊不知,“到港一日游”外衣下的所谓贸易已经影响到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它在营造了经济虚假繁荣现象的同时,也导致了决策层对宏观经济判断的失准,进而让后续财政、货币政策产生偏差。而且,这些虚假贸易在深港间多次往返,直接挤占了正规物流企业的仓储空间、增加了其货运成本。放眼长远,贸易数据的虚高也增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给整个贸易行业带来系统性利空。恰因此,近期外汇、海关等部门先后出手,叫停了银行三个月以上期限信用证、加大了资金流与货物流匹配性监管,遏制了虚假贸易的蔓延态势,外贸数据由此“瘦身”。数据显示,4月内地对香港进出口总额达394.7亿美元,到5月份这一数字已下降为279.6亿美元。
然而,在外贸企业退税获利诉求与地方政绩粉饰之需等因素尚未能得到全面厘清的背景下,虚假贸易的水分短期内难以被完全挤出,甚至会因其走入地下而加大未来监管的难度。对此,除了继续加强既有监管举措外,有关部门还应当考虑着手设计替代性鼓励出口政策、完善地方绩效考核指标、要求从事虚假贸易者承担相应的经济、抑或是刑事责任,事前在源头上遏制虚假出口货物冲动,杜绝以社会资源巨大浪费为代价的商业牟利行为。当然,外贸数据真正卸下表面浮华,还需要多部门联手出击整治,唯有如此才能形成一张缜密的监管防治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