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理财产品发售X亿元,T+2资金回来,预计收益千分之六。”类似这样的短信,担保行业人士张旭(化名)已收到数十条。但与此前不同的是,近日张旭收到的短信末尾多了这样的话:要求不能是黄金、集成电路贸易等外汇局明令禁止的客户类型。
证券时报记者调查发现,由于深圳监管部门此前通过口头约谈及发布内部文件的方式向银行警示相关风险,目前深圳多家银行已暂停以理财产品作为质押担保办理黄金、集成电路等贸易融资业务。尽管张旭近日依然能够收到银行推广此项业务的短信,但银行方面显然已对跨境贸易融资谨慎不少。
暴利生意
深圳银监局此前发布通知称,深圳市一季度进出口贸易出现异常增长,主要是因为深圳福田、沙头角两个保税区部分从事黄金、高新电子等高价值产品进出口的外贸企业,通过同一货物在深港之间反复进出的“货物空转”方式,虚构进出口贸易。
据了解,上述业务实际上名为“跨境人民币代付”,本是银行一项常规的跨境贸易融资服务。某国有大行深圳分行人士举例称,深圳一家做贸易的A公司有一笔1000万元人民币的款项要付给境外的B公司,A公司可以通过境内银行做存单质押或直接购买理财产品,由境内银行向境外银行开出信用证,后者提供贷款给A公司,由此完成给B公司的1000万元。
张旭则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操作一次此类业务套取的利差至少在0.7%~0.8%,除却兜圈的物流费用和银行开证费用,每次最少亦可获得0.45%的收益。如果每周来回倒腾两次,一年可赚得45%左右的收益。
银行的算盘
如果不是因为进出口数据虚增被质疑进而被监管部门彻查,银行也不会意识到跨境贸易融资中的隐患。
某股份制银行对公客户经理称,原本银行是鼓励发展跨境人民币境外代付业务的,该业务不占用外汇指标,对于手握代付全额保证金的银行几乎是零风险。
此前,在国家鼓励发展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深圳银行业一直作为内地的桥头堡与香港对接。由于香港的离岸人民币存款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速,但因其使用渠道狭窄,所以香港的人民币融资价格也比较低,与境内银行的融资利率存在较大利差。
事实上,银行最初的贸易融资产品都是一些比较基础和规范的业务,但随着境内外利差和汇差的波动,一些企业发现这其中有利可图。而为了争夺客户,部分银行对企业贸易背景的真实性审核也有所放松。
张旭认为,虽然银行只是虚假贸易的一个通道,但却至关重要。如果银行方面不予开证或严格审查,套取利差和汇差的商人便难以制造虚假贸易。
多方联手打击虚假贸易
然而,一场针对此类虚假贸易的监管风暴自上而下席卷整个广东省。自4月底开始,包括海关、外汇局、银监局等在内的多个监管部门通过调研、口头约谈以及发文叫停,从不同层面打击虚假贸易。
“随着深圳企业本地报关异地结算业务增多,以上货物贸易的跨境结算有向广东省内或省外其他地区蔓延的趋势。”记者获取的央行广州分行和国家外汇局广东省分局联合下发的一份文件指出。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亦向记者坦言,上述现象已在广州、佛山、惠州等珠三角地区蔓延和发酵,由于深圳有关部门从年初便展开调查,惠州的银行根本不敢接属地在深圳的企业单子。
上述文件其中的一项要求也从侧面证实了这一点,“涉及集成电路、黄金项下加工贸易、保税区仓储转口跨境结算业务,各企业应遵循属地办理原则,原则上在注册所在地的银行办理。”而深圳市银监局4月底下发《关于对保税区企业相关进出口贸易融资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虽未明确叫停相关业务,但记者了解到,该局此前已通过口头约谈等方式敦促各家银行加强审核,目前深圳银行业几乎全面暂停保税区黄金类的贸易融资业务。
“最多时有七八家银行为我们提供贸易融资服务,但春节后仅一家国有大行深圳分行可以操作,现在一家都没有了。”前述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称。
同时,海关和工商部门也在行动。据记者了解,一方面,深圳海关对保税区的物流公司加强了审查,同时对于海关清单也严格把关;另一方面,工商部门开始查税也让保税区的部分不合规公司知难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