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今年一季度出口同比增速高达18.4%,但商务部的判断是,出口形势“还不容乐观”。
商务部18日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会上做出了上述判断。沈丹阳说,当前,外需不振、成本上升、贸易环境不佳“三座大山”仍然存在,外贸形势不容乐观。尤其中小企业,出口订单状况仍然比较疲弱。
沈丹阳还特别提醒,今后一段时间外需不稳定、订单短期化的现象还会存在,因此会增加月度出口数据大幅波动的可能性。
“我们可能看到这个月出口比较快的增长,到下个月又降下来了,这种波动和现在外需不稳定及订单短期化,有很大的关系。”沈丹阳说。
值得注意的是,沈丹阳昨日提供了多个商务部的与出口相关的调查数据。
沈丹阳说,从商务部掌握的情况看,3月份认为外需不振影响出口的企业仍高达77%,认为成本上升影响出口的企业占55.7%。在去年有21个国家对中国发起77起贸易救济措施调查,涉案金额增长73%的情况下,今年一季度又有12个国家对中国发起22起贸易救济措施调查,因此,有31%的企业认为市场竞争和贸易摩擦加剧影响了出口。这些不利因素更多地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出口,使中小企业出口订单状况仍然比较疲弱。
此外,根据商务部的调查,3月份贸易规模小于500万美元的中小企业中,出口订单金额增长的仅占22.9%,订单增长的企业在中小企业中所占比重仅比上月回升4.8个百分点,低于总体升幅9.6个百分点。
“刚才得到了有关广交会的数据,广交会到会客商数和前几天出口成交情况比上一届秋交会有所上升,但是比去年春交会还是略有下降。”沈丹阳说。
不过,近期出口形势好转在商务部的调查中也有体现。
沈丹阳称,最近,商务部对全国1900家重点外贸企业进行的调查显示,尽管外需不振、成本上升、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仍然对企业扩大出口形成制约,但目前企业出口订单确实出现了回升,出口信心比前一时期有所恢复。
比如,调查显示3月份出口订单金额比上月有增长的企业占到商务部所调查的1900家企业总体的38.7%,这是自2012年4月以来首次超过35%。出口订单下降的企业占到21.2%,自2012年7月以来首次低于25%。受此影响,3月份企业出口信心指数达到108.7,重返临界线以上。
商务部昨天还谈及扩内需政策,沈丹阳表示:“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因为消费促进政策不是商务部一家的事,更多的要靠其他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共同研究。”
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积极扩大国内有效需求”排在下一阶段五项经济工作重点中的第一位。
此外,在H7N9禽流感蔓延之际,商务部昨日表示,已经高度重视,并正在研究如何帮助相关企业解决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