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14,随着外需改善、政府稳外贸政策的效力进一步凸显,我国外贸状况将较2013年有所改善。我国将继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保持传统出口优势,创造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扩大国内转方式调结构所需设备和技术等进口,未来贸易增长潜力较大。
2013年1~11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77万亿美元,扣除汇率因素同比增长7.7%。其中出口2万亿美元,增长8.3%;进口1.77万亿美元,增长7.1%;贸易顺差2341.5亿美元,扩大18.3%。11月份当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706.1亿美元,增长9.3%。其中出口2022.1亿美元,月度出口值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增长12.7%,刷新去年12月出口记录,再创历史新高;进口1684亿美元,增长5.3%;贸易顺差338.1亿美元,扩大73.4%。
一般贸易增长稳定加工贸易增速较缓
1~11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19898亿美元,增长9.2%,占我国外贸总值的52.8%。其中出口9839.3亿美元,增长10.3%,占出口总值的49.1%;进口10058.7亿美元,增长8.1%,占进口总值的56.9%。一般贸易项下逆差219.4亿美元,收窄42.9%。加工贸易进出口12307.1亿美元,增长0.8%,低于外贸总体增速6.9个百分点,占我国外贸总值的32.6%。其中出口7809.6亿美元,下降0.3%,占出口总值的39%;进口4497.5亿美元,增长2.7%,占进口总值的25.4%。加工贸易项下顺差3312.2亿美元,收窄4.1%。
11月,我国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出口同比增长21.4%和5.1%,分别比10月提高9.5和5.9个百分点。一般贸易出口连续8个月保持正增长,并创下今年3月以来新高;加工贸易出口小幅改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物流货物出口和进口增速均比10月呈现不同幅度下滑,当月增速分别为-4.7%和-10.4%,分别较10月降低5.5和2.7个百分点。
对日本贸易下降
中国对发达经济体的出口增速有所恢复,并且在11月份略超新兴经济体,发达经济体显示出更强的经济动能。11月,我国对美出口同比增速较10月上升9.6个百分点至17.7%;对欧盟出口增速较10月上升5.6个百分点至18.4%;对日出口增速较10月回落2.7个百分点至2.9%。对新兴经济体出口呈现分化。其中,对东盟出口增速较10月提升6个百分点至16.7%,对巴西出口较10月上升16.1个百分点至23.8%,对印度出口较10月回落3.1个百分点至-3.9%,对俄罗斯较10月提升1.7个百分点至20.3%。11月,内地对香港出口同比增长5.4%,对港出口金额占比17.4%。
民营企业进出口最具活力
1~11月,我国进出口总值排名前7位的广东、江苏、上海、北京、浙江、山东、福建等7省市进出口值合计占我国外贸总值的79.1%。中西部地区出口保持较快增长。1~11月,江西、河南、湖北和新疆等省区的出口增速分别为18.6%、17.9%、17.9%和11%。
1~11月,我国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7404.1亿美元,增长0.9%,占我国外贸总值的46.2%。民营企业进出口12524.9亿美元,增长21.9%,高出外贸总体增速14.2个百分点,占我国外贸总值的33.2%。国有企业进出口6791.1亿美元,下降1%,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8%。
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良好
1~11月,我国机电产品出口11478.9亿美元,增长7.9%,占出口总值的57.3%。七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服装、纺织品、鞋类、家具、塑料制品、箱包、玩具)合计出口4181.7亿美元,增长11.1%,占出口总值的18.8%。
1~11月,我国进口铁矿砂7.5亿吨,增加10.9%,进口均价129.2美元/吨,下跌0.7%;煤2.9亿吨,增加15.1%,进口均价89.2美元/吨,下跌11.7%;原油2.6亿吨,增加3.2%,进口均价778.5美元/吨,下跌4.7%;成品油3621万吨,增加1.5%,进口均价798.1美元/吨,下跌4.4%。此外,机电产品进口7641.4亿美元,增长7.6%;其中汽车107.1万辆,增加2.2%。
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
从经济景气领先指标来看,11月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较10月提升1.1个百分点,延续5月份以来持续改善态势。其中,美国11月制造业PMI较10月提升0.9个百分点至57.3,延续7月以来持续改善势头;欧元区11月制造业PMI较10月提升0.3个百分点至51.6,连续5个月位于50荣枯线以上;主要新兴经济体11月制造业PMI多数位于50荣枯线以上。
美国方面,3季度美国GDP增速由初值2.8%大幅上修至3.6%,为2012年1季度以来最高增速。11月美国新增非农就业人数20.3万人,超出预期1.8万人。11月失业率从10月的7.3%降至7%,创近5年新低。劳动参与率从10月的62.8%升至63%。尽管就业数据超预期,但美联储启动削减量化宽松规模的条件是就业出现持续的实质性改善。目前来看,美联储可能仍倾向于持观望态度。
国内方面,今年以来,在极为错综复杂的形势下,我国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思路,扎实做好各方面工作,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求进、稳中求好,实现了良好开局。11月,我国制造业PMI为51.4%,与10月持平,为2012年5月以来的高点,连续14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制造业继续稳中向好。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0%,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4%。1~11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2.6%。环比持平;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1.5%,环比持平;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1%。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012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3.7%。1~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1320亿元,同比增长13.0%。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10.0%,比10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从环比上看,11月份比上月增长0.76%。1~11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1~11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91283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9.9%,增速比1~10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
展望2014年,世界经济仍将延续缓慢复苏态势,但也存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新的增长动力源(600405,股吧)尚不明朗,大国货币政策、贸易投资格局、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方向都存在不确定性。美国经济将由投资拉动变为“投资+消费”双轮驱动。欧元区方面,德国对欧元区经济带动作用有望增强,欧元区需求将企稳回升。消费需求在推动欧美经济改善的同时,也将提振全球贸易,拉动中国出口增长。尽管新兴经济体仍有不确定性,但考虑到发达国家的状况,全球贸易可能处于逐步的恢复过程中,这将对中国的出口形成支持。
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完善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扩大营改增试点行业。保持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改善和优化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努力释放有效需求,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投资的关键作用、出口的支撑作用。
综上,尽管全球贸易增速波动很大,但自去年年底以来大致处于震荡上行通道中,发达国家持续复苏将成为支持未来全球贸易活动的重要力量。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贸易便利化措施等的不断推进,将有助于增强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为中国资本的海外投资创造条件,并推动中国贸易规模进一步良性增长。2014年,随着我国外需改善、政府稳外贸政策的效力进一步凸显,我国外贸状况将较2013年有所改善。我国将继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保持传统出口优势,创造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扩大国内转方式调结构所需设备和技术等进口,未来贸易增长潜力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