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中欧光伏贸易争端达成价格承诺友好协议仅4个月,贸易波澜再起。商务部网站昨天披露,11月27日,欧委会公布对华光伏玻璃产品反倾销调查初步裁决,决定对原产于中国的光伏玻璃产品征收临时反倾销税,实施期限为6个月。
新能源行业分析师表示,此次反倾销制裁表明中欧光伏贸易争端仍未平息,意味着在价格承诺前提下,中国光伏产品在欧盟市场仍然面临不可测的风险。
据披露,该案于今年2月28日立案,2012年中国涉案产品对欧出口约为2亿美元。此次初裁结果是抽样企业的临时反倾销税率为17.1%至39.3%,合作企业的平均税率为38.4%,其他企业的税率为42.1%。而临时反倾销税执行完毕后,欧委会将根据终裁结果裁决是否实施最终反倾销税。
“光伏玻璃产品在光伏组件成本中占比仅3%,被征收42.1%的税,最终对组件价格影响大约是0.01-0.02欧元,影响十分有限。”平安证券能源金融部执行总经理王海生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从中国企业对欧盟进行最低价格承诺,中国光伏组件在欧盟市场中已经丧失了价格优势。近期光伏行业全面回暖得益于国内市场的快速启动。虽然此次反倾销制裁造成的影响有限,但表明了欧盟对于中国光伏产品的异议仍然存在,今后中欧光伏贸易争端很可能还会不断发生。
也有新能源分析师认为,欧委会对中国光伏玻璃进行反倾销制裁与商务部此前的决定有关。今年10月31日,商务部曾宣布将对欧盟多晶硅反补贴调查延长6个月。
据中国有色金属协会硅业分会最新报告显示,10月份多晶硅低价倾销进一步加剧,从德国进口量为1988吨,占总进口量的37.3%,来自德国的多晶硅以加工贸易方式规避“双反”的比例超过60%,进口价格也在进一步下滑,这将对我国刚恢复开工的多晶硅行业造成巨大的压力。
此前,国内相关企业曾向商务部进行书面反映,认为对进口多晶硅产品制裁过于温柔。业内人士认为,商务部此次调查欧盟多晶硅反补贴案时将会考虑更多因素。这也将导致中欧光伏新的贸易摩擦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