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PMI回升难掩需求疲弱。10月中采PMI为51.4,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与汇丰PMI方向一致。PMI环比与历史均值相当,制造业景气度整体较高,然而分项表现暗含需求疲弱:①生产项上升1.5个百分点,是PMI回升的最大贡献分项;②新订单下降0.3个百分点至52.5,新出口订单下降0.3个百分点至50.4,需求出现下行迹象;③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下滑1.2个百分点至53.3,需求意愿偏弱致价格走低。
资金利率始下降。前期稍显严厉的暂停逆回购导致资金市场恐慌,央行在月末重启逆回购进行流动性管理,但重启后的逆回购量减价升,央行无意创造低资金利率环境、中性偏紧的政策意图较为明朗,以价的形式调控也有利于市场预期稳定。虽然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贷款基准利率报价机制的引入存在替代逆回购基准利率地位的可能,但是在过渡期内,央行逆回购利率仍具有较强信号意义。跨过月末时点,资金价格回落,隔夜SHIBOR下降到4.28%,1周SHIBOR下降至4.61%,2周SHIBOR下降至5.03%。融资利率也开始下降,其中长三角直贴利率下降至5.15‰。
1年期国债利率创新高。上周1年期国债收益率最高升至4.015%,中标率4.01%,超过市场预期水平,认购倍数1.22;机构配置政策性金融债意愿较高,认购倍数则都在2以上。二级市场方面,国债收益率平坦化,政策金融债收益率陡峭上行,信用债收益率小幅上行,短端信用利差下降,长端信用利差继续上升。
本周将公布CPI、PPI等经济数据,我们预计10月CPI为市场预期值3.3,PPI或有下降。我们认为,数据大概率符合“增长平稳、通胀回升”的一致预期,基本面难以造成利率形态的变化,流动性仍旧是关键因素。央行传递明确的中性偏紧政策后,岁末因财政下拨促使流动性好转的判断将打折扣,央行进行流动性对冲概率偏高。就债券策略而言,在利率高位盘整、流动性局面相对改善的基础上,对利率交易性机会持谨慎乐观态度,配置价值则相对确定。
10月份中国出口与近期台湾和韩国出口的好转趋势一致(见图3)。这一改善势头也符合制造业PMI出口指数逐渐好转的表现(过去三个月里均处于荣枯线上方)。
受益于内需,进口保持稳健
10月份进口基本符合预期,同比增长7.6%。我们估算实际进口量同比增速小幅升至近9%。剔除去年高报因素,调整后的实际进口量同比增速基本持平在8%左右。
10月份一般贸易进口进一步走强,同比增速从上月的15.6%升至17.5%,反映出内需仍然坚挺(见图4)。加工贸易进口跌幅进一步扩大至4.7%,不过这可能也是受到去年贸易高报因素的影响而被拉低增速。
内需稳健拉动大宗商品进口增长强劲。铁矿石进口量同比增长20%,铜也同比增长26%。机床进口十分疲弱,同比下跌约40%,但汽车进口同比大幅增长55%。
分国家/地区来看,中国自欧盟和美国的进口十分强劲,但自日本的进口继续下滑。来自大宗商品生产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澳大利亚)的进口同比增速从14%进一步攀升至22.7%。其中自澳大利亚进口的表现尤为亮眼,继9月同比强劲增长27.6%之后,10月继续大幅增长56%。
我们的解读
去年出口高报夸大了9月份出口增速的放缓幅度,也压低了10月份出口复苏的力度。我们一直认为在G3需求回暖的带动下,潜在出口将于四季度以及2014年持续复苏。今天发布的数据与我们的观点一致。不过,尽管今天良好的进口数据显示内需仍然坚挺,我们认为补库存势头可能已经见顶。
我们认为10月份外贸数据不具备政策含义,并维持我们2013和2014年GDP增长7.6%和7.8%的预测。较大的外贸顺差可能会继续带来外汇流入,并对人民币汇率带来一定的升值压力。尽管如此,由于政府表示将保持稳定的流动性环境并可能降低信贷增速,我们预计银行间市场利率仍将高于今年上半年的水平。另外,我们认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不会在目前的水平上进一步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