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今年发布的《2012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12年国内天然气表观消费量达到1475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2.9%,其中进口天然气428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高达29%,逼近国际公认的30%的能源安全警戒线。但目前实际正在参与LNG进口业务的企业并不多。一直以来,中国LNG进口接收站的建设权主要被控制在中石油、中石化与中海油手中。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宋智晨认为,随着进口油气数量的大幅增加,保障国内油气供给已经成了行业的重点工作,这不仅涉及到企业和行业的健康发展,还涉及到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三桶油长期把持着油气进口权限,在保障油气安全方面已经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市场化改革进程不断铺开,向民企开放进口油气资质便显得格外重要。
一方面,综合实力强劲、产业链条相对完整的民企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各方面具备进口油气的基本条件,谈判议价、运输储藏、销售服务等各项工作都能有效开展。民资的进入不仅能够缓解国企在这方面的压力,还可以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渠道。这是促进我国油气产业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行业竞争力的必经道路。
另一方面,三桶油僵化的管理体制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整个产业的运营效率,高度垄断的进口权限已经成为三桶油剥削民企盈利空间的重要工具。尤其是燃气价格上涨的趋势已经确定,民资在缺乏气源的情况下只能依附在三桶油周围,随时面临着限气、提价的被动局面。民资的涉足或能激发三桶油的竞争意识,改善整个行业的生态环境。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部经理郭凡礼指出,油气进口权限的放开刻不容缓,国企和民企应共同协作、一同开发海外市场,从而保障油气资源的足量进口。之前国家层面提出过该项举措,但一直未能在行业内大范围推广开来,最近央企改革的推进、三桶油腐败案件的揭露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垄断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也为国家开放油气领域奠定了良好基础。而在储藏设施建设方面民企依然落后许多,国家层面应当给予一定照顾和扶持。(作者系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 宋智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