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是拉动CPI增长的“带头大哥”,也是百姓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物。如今百姓的餐桌上不仅有土生土长的本地猪肉,进口猪肉也来“抢饭碗”。烟台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烟台市进口猪肉量8200多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25.1%。记者了解到,这些进口猪肉主要流向深加工食品企业,很少直接出现在百姓餐桌上。
1-7月进口猪肉量同比增长125.1%
“市场上的猪肉现在不光是单一的国内品种,国外进口的也开始占据一定市场。”烟台市商务局市场秩序运行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国内猪肉价格走高时,洋猪肉便开始抢滩中国市场。
记者从烟台海关了解到,烟台市今年前7个月进口猪肉量8200多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25.1%。价值262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3.1%。
从来源看,来自欧洲联盟的进口猪肉占到进口总量的75.3%,其余来自亚太经合组织。其中来自爱尔兰的进口猪肉数量最多,前7个月达到2355吨,西班牙、加拿大、德国等也排在进口国家的前列。
虽然进口猪肉“来势汹汹”,但是烟台百姓餐桌上的猪肉主要还是来自本地供应。烟台市畜牧局数据显示,烟台市生猪年出栏量在500万头左右,市民餐桌上所吃的猪肉多数为本地生产,部分为进口及周边地区供应。
进口猪肉多流入深加工领域
“进口的猪肉主要为冷冻肉,大部分进入深加工领域,很少直接上到百姓餐桌。”烟台市商务局工作人员介绍,冻肉的口感不如冷鲜肉,所以在零售市场几乎见不到进口猪肉。
“大部分都进入深加工商户或者企业,像卤肉、香肠等肉制品,不少都是用进口肉加工的,甚至部分酒店也会使用进口冻肉。”一位业内人士介绍,进口猪肉口味跟本地猪肉有一定区别,但是深加工以后就不会有明显差别。
记者从烟台海关了解到,进口猪肉的主要是深加工企业,其中一家企业前7个月的进口量占到烟台市进口总量的90%以上,比去年同期增长132.5%。
价格优势推动进口量上涨
国外猪肉进入国内,看中的是国内的消费市场,而食品企业也乐意大批量进口猪肉,他们看中的就是进口猪肉的价格优势。
“现在中国国内的猪肉价格明显高于国际市场,对于猪肉生产相对过剩的国家来说,这自然是一个商机。”鲁东大学商学院博士邓兆武认为,价格优势是国内食品加工企业选择采购国外猪肉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悉,我国生猪养殖成本高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目前国内生猪平均养殖成本为每公斤6.5元左右,相比之下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生猪的养殖和肉制品的生产、销售流通环节具有明显的规模化优势,像美国等养殖业发达的国家平均养殖成本仅为每公斤4.5元。这使得进口猪肉有着天然的竞争优势。
“在去年国内猪肉价格涨幅超过50%的背景下,进口猪肉显得‘物美价廉’,使用进口猪肉的企业成本优势就很明显,以上原因促使企业境外采购猪肉,推动猪肉进口升温。”烟台海关一位工作人员分析。
□相关新闻 生猪价跌破7元 创今年最低
本报9月6日讯(本报记者 孙芳芳) 据烟台市物价局价格监测显示,今年以来,烟台市生猪出栏价格呈现逐月下跌的态势。7月份,价格一直在7.2元-7.3元/斤之间波动,进入8月份后,价格呈现又一轮快速下跌。目前生猪出栏价格跌至6.7元-6.8元/斤,较7月份下跌6.9%,生猪价格已跌破市场公认的每斤7元的保本价,也创造了今年最低价位。
据烟台市物价局分析,天气炎热和饲养成本上涨产生一定影响。由于天气持续高温,生猪食欲不佳,生长缓慢;同时,饲料价格上涨、猪舍降温导致饲养成本增加,而前期一直低迷的生猪价格,加剧了饲养户的惶恐心理,致使养殖户加快生猪出栏,供过于求,导致生猪价格下降明显。此外受市场消费需求低迷的影响,7月中旬以来,天气炎热,气温高市场消费能力下降,猪肉销售进入传统淡季。
同时,进口猪肉大量进口也冲击了国内市场。据分析,去年国内生猪市场价格暴涨,生猪供不应求,出于稳定物价需要,国内市场签订了大量猪肉进口订单,当前还在履行合同,让国内生猪市场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