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对欧盟贸易的重要口岸,上海关区今年上半年对欧盟出口比去年同期下降了7.9%,但从欧盟进口逆势增长,增幅达5.5%,进口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2个百分点。
上海海关专家王程铭指出,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蔓延、欧元区经济持续低迷的背景下,上海关区进口逆势增长对欧盟国家及其相关产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但由于欧盟近期不断对华出台贸易保护措施,双边贸易的不对称性日趋严重,并可能影响中国从欧盟进口的持续增长,“欧盟对此应予以重视和珍惜”。
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中国从欧盟进口1047.6亿美元,同比增长3.3%,其中34.1%集中在上海关区,进口增幅达5.5%。
王程铭认为,中国市场需求保持增长以及欧盟企业具有的商品和汇率优势,是中国从欧盟进口逆势增长的主要原因,也是中国在当前国际经济复杂困难的形势下坚持自由开放、公平公正贸易原则的一个明证。
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上海关区从欧盟进口汽车57.6亿美元,同比增长23.6%,占同期上海关区汽车进口总额的近七成;从欧盟进口医药产品19.7亿美元,同比增长34.4%;进口农产品(5.45,-0.01,-0.18%)12.7亿美元,同比增长24.9%;进口飞机11.7亿美元,同比猛增2.15倍。
以乳制品为例,上海关区上半年从欧盟进口5万吨,同比大幅增长83.1%,占关区乳制品进口总量的26.5%,比去年同期提高6.8个百分点。波兰、西班牙、奥地利、希腊、德国、法国等国受益最大,其中不乏深陷债务危机的国家。
除了乳制品,来自欧盟的猪肉、葡萄酒、服装等“民生”商品,今年以来也越来越多经上海口岸进入中国市场,且明显呈现“量价齐升”之势,中国市场对欧盟相关产业抵御当前困难的帮助从中可见一斑。
希腊驻沪总领事埃夫耶尼奥斯·卡尔佩里斯认为,上海关区从包括希腊在内的欧盟市场进口逆势增长,“不是巧合,也不是给予”,而是中国奉行开放贸易所致,也离不开良好的双边关系。
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今年以来,在主权债务危机导致经济衰退、失业率高企的背景下,欧盟对华贸易保护措施频出,中国企业出口环境不断恶化。继一季度对中国启动两起反倾销调查和一起反补贴调查后,进入二季度,欧盟又先后对原产于中国的自行车发起反补贴立案调查;对来自中国的铝散热器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对原产于中国的紧固件进行反倾销期中复审立案调查;并对华为和中兴存在倾销和“获得中国政府非法补助”的行为发起“双反”调查,这也是在没有欧盟企业或行业组织申诉的情况下,欧盟针对中国产品自行立案的第一起调查。
受其影响,今年上半年,中国对欧盟出口1630.6亿美元,同比下降了0.8%,上海关区对欧盟出口更是大幅下降7.9%。其中,中国企业经上海关区对德国出口下降1.6%,对意大利出口下降30%,对法国出口下降27.3%,对西班牙出口下降3.3%。
今年上半年,上海关区对欧盟出口的十大类商品,有六类出口出现下降,其中太阳能电池出口28.6亿美元,同比下降43.4%;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63.7亿美元,同比下降15.4%。
由于对欧盟出口低迷,与全国的情况一样,欧盟多年来作为上海关区最大出口市场的地位已被美国取代。
让人担心的是,由于出口受阻,也影响到进口。今年前5个月,上海关区从欧盟进口增幅曾达到7.9%,但6月份环比下降14%,导致上半年进口增幅降至5.5%,波动明显。
“上海关区从欧盟进口全年能否保持明显正增长,还是一个未知数。”王程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