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国规模最大的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的迹象显示,由于欧债危机一直未能化解,欧洲部分市场需求持续萎缩,订单继续呈现缩减态势。从数据上看,一季度,中国进出口总值8593.7亿美元,同比增长7.3%。其中,出口4300.2亿美元,同比增长7.6%;进口4293.5亿美元,同比增长6.9%;累计贸易顺差为6.7亿美元。数据显示,出口依然疲软,今年外需形势仍不乐观。从参展商角度来说,欧美订单减少,人工成本上涨,汇率波动依然是压在参展商身上的“三座大山”。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依然没能走出危机阴影,外需不振,对国内出口企业影响很大;而国内生产成本特别是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形成内压,再加上人民币升值压力依然没能改变,中国实体企业或还会有一段时间才能走出困境。
当前外贸形势与2008年相比存在较大差异,虽然当时外需下滑,但是刺激政策出台,使本已垂死的实业又枯枝逢春,焕发勃勃生机。2011年后,由于通胀压力较大,流动性增量虽然被控制,但是,存量依然很大,管理层出台刺激政策可能性不大,就算是为了应对新危机出台政策,力度也会比2008年末和2009年要小。
出口企业采取的战略应考虑以下主要因素。
第一,欧美债务危机不断,国际经济形势随着政治军事形势冲突更加严峻。本次债务危机是由私人债务危机感染上国家债务危机的。为了救治国际金融危机,各国都采取了刺激政策和福利政策,这虽然阻止了危机蔓延,但却给国家带来了巨额赤字和债务。当前形势之所以复杂,主要因为光靠印钞票是无法解决债务危机的,因此,欧美债务危机还会走向一个深不可测的深渊。在历史上,几乎每次重大经济危机都是靠重大军事、政治冲突解决或者转移的,至少从需求方角度来说,这是中国企业订单下降的核心因素,广交会上多数订单规模增长缓慢,订单规模“下降一成”是普遍说法。
第二,国内成本内压依然不容小觑。人工成本上涨是当前企业成本上涨的重要推力,东部地区的普通操作工、作业工的工资已经达到或者超过3000元/月。调查显示,企业经营者对当前企业面临的最主要困难选择比重最高的三项依次是:人工成本上升(80.5%)、能源、原材料成本上升(51.2%)和社保、税费负担过重(50.3%)。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已经不再显著,再加上税费沉重、能源价格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从成本上逼得企业无利可图。不仅如此,如遇宏观调控,信贷资金紧张,很多企业将被迫借高利贷,最终闹得家破人亡。
第三,除非形势突然逆转,人民币升值依然是总体趋势。而且,近期央行调整了人民币兑换美元汇率浮动幅度,区间由0.5%调整至1%,增加了短期交易风险,给企业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企业家期待着人民币在国际上影响力加大,人民币报价将成为趋势。面对短期风险,有些企业采取非美元方式结算和尽量缩短借款时间,但是,现在是债务危机阶段,客商的日子也不好过,诸如客商要求延期交款等均是无法规避的风险。企业附加值本来就不高,经不起如此折腾。
转型是出口企业的大方向,其一是中国企业也要占据“微笑曲线”的两端,占领全球价值链优势地位,否则,只能不断循环在低成本的恶性竞争中,破坏环境、恶化经济结构、挟持工人工资。其二是开拓国内市场,发现新的消费需求。中国企业只有先立足国内,才能从容面对整个世界市场,“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开发中国消费者的新需求,将是不少企业的方向。其三,市场无情才是大有情,淘汰落后企业才能促进新企业的诞生,光靠低价竞争的时代已经过去,现代企业不能总是在保护中谋取利润,积极求变才是硬道理。
2012年国际形势诡谲多变,中国出口企业倍受多种压力夹击,中国制造面临生死考验。但是,大浪过后才能见砥柱,正所谓“摔摔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