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大幅下调世界经济预期,中国进出口贸易面临更严峻、更复杂的环境。1月25日10点经济之声聚焦:今天中国的出口市场能否独辟蹊径寻找新的亮点?扩大进口中国又将面临哪些挑战?
中广网北京1月25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北京时间昨天晚间大幅下调了今明两年全球经济的增长预期,预测全球经济今明两年将分别增长3.3%和3.9%,比去年9月上次报告的预测值分别下调0.7和0.6个百分点。对于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预期,给2012年中国外贸带来的严峻挑战。春节前夕,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也说,今年一季度中国的外贸形势是比较严峻、比较复杂的,他认为总体来看,进口增速回落是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的一种正常表现,今年1月份这种趋势可能还会持续。那么从今年来看,中国的外贸行业该如何转型?又要接受哪些考验呢?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合作室主任张建平发表看法:
记者:一些外贸行业的从业者包括学者以及商务部门对于2012年的外贸形势都做出了不容乐观的判断,但是我们也看到有评论说,千万不要对今年的外贸形势做一个集体的误判,因为很有力的一个理由是2010年的时候,市场对中国外贸的进出口也是忧心忡忡,但是结果却出人意料,那么对于今年的外贸形势您有一个什么样的总体判断?
外贸形势:应该属于西方不亮东方亮
张建平:我觉得应该说经济形势和外贸形势每年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2012年来讲我觉得总体来讲确实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是非常大的,比如说现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经把明年的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测下调到了4%,然后贸易增长量也下调到了5.8%,还是对未来的这种预期还是不太好。在这种情况下对中国来讲,我觉得确实我们的出口现在面临很大的挑战,这主要是欧债危机引发的将来如果欧洲发达国家,要采取紧缩的政策,保证能够获得足够的流动性,那么这些勒紧裤腰带的这些措施,都会导致欧洲的市场需求会萎缩,恰恰欧洲是中国的第一大的贸易伙伴。
另外,欧美日这些市场其实它的关联性也是非常强的,那么欧洲不好发达国家整体的市场可能也不会太好。所以,你会看到咱们去年中国对外贸易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是我们对发达国家的出口增速是显著下降,然后比如说你看中欧、中美、中日的双边贸易总额的增长率分别是18%、16%和15%,它比咱们国家同期进出口的总体的增速,中欧是低了4.2个百分点,中美是低了6.6个百分点,中日是跌了7.4个百分点。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对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和新兴市场,比如中国对东盟的双边贸易总额增长了23.9%,对巴西、俄罗斯和南非这些国家分别增长了34%,43%和77%,都明显的高于我国的总体的进出口的增速。外贸形势应该是属于西方不亮东方亮,发达国家的市场如果能够保住足够的市场份额已经非常不错。
市场重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
记者:这是您说的西方不亮,东方亮您觉得我们今年出口的市场重点应该在哪里?
张建平:我觉得我们的重点应该是在新兴市场和其它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比如说拉丁美洲、中东、中亚、俄罗斯,也包括非洲,当然东南亚,我觉得首先应该讲东南亚,东南亚是我们现在因为有自由贸易协定,而且东盟已经成为了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所以东盟是中国最重要的一个市场,而且潜力是非常大的一个市场。
记者:那商务部说应该圈定了30个出口重点的突破国家,是不是也是以新兴市场为主呢?
张建平:肯定是,因为咱们国家在过去中国的国际贸易对外营销是依赖于跨国公司的海外市场营销网络,对发达国家美、欧、日的依赖非常严重,大家看到了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带来这么大的冲击,主要因为我们对发达国家市场依赖过重,然后他那有危机了,我们就得跟着感冒,为了避免这种危险,特别是像在欧债危机前景不明确的情况之下,我们应该去开拓我们的新兴市场。
记者:您一直在强调新兴市场的重要性,我也看到有观点说,新兴市场跟欧美经济其实也是密切相连的,所以这条路有人担心对中国企业来说可能也走不通,对此您怎么看呢?
张建平:关联是关联在一起的,但是是要看产品的,中国出口的产品是有生产性的产品,又有消费型的产品,出口到欧洲的产品和出口到其它国家的产品,可能在比如说你的产品的这种质量,还有你的产品的层次,还有产品的种类,应该是都有比较大的差异的,但对中国来讲,我觉得我们现在有一个非常齐全的产业体系,然后我们可以生产适应于各种国家需求的、各种不同需求的这种生产型的产品和消费型的产品,所以我觉得这种需求的差异化会导致我们对其它新兴国家的市场的这种占有率会提高。特别是我觉得中国现在的我们中国制造产品它不光是具有产业规模化的优势,然后同时我们产业的集约化的优势也非常明显,再加上我们传统的比如说劳动力的相对比较优势仍然在,那么我们的投资环境也非常好,整体的这种综合性的优势,那么会导致中国的产品仍然是具有比较强的竞争力的。
进口形势:可能会继续今年形势
记者:刚才我们重点谈的是出口,我们再来说进口,因为节前公布的2011年的宏观经济数据显示,2011年的进出口顺差是1551亿美元,比上年减少了264亿美元,那么您认为今年的形势会不会持续呢?
张建平:我想进口这种形势有可能会继续,第一个是咱们过去已经采取了很多扩大内需的政策,然后我们中国的市场潜力是非常巨大的,像日本的贸易振兴会他们有一个数据,中国未来仅仅是中产的消费阶层,因为这个阶层他的消费边际、消费倾向是非常高的,达到可能5亿人口这样一个规模,这个人口规模可能会接近于比如说南美大陆的人口总和或者接近于东盟国家的人口总和,非常可观的一个巨大的市场,而且这些年实际上中国消费的增长实际上是非常快的,而且我们消费的需求不光是对国内产品需求很大,对世界其它国家产品需求也很大。中国现在实际上正在从一个过去主要是一个生产者的角色,下一步我们会逐渐的转变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而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会对世界其它国家的产品都产生很强大的需求,我们不仅要进口能源、原材料,进口高技术产品甚至包括一般的消费品大量的进口。
记者:您听这么说起来,我们在扩大进口这个方面,还是充满了机遇的,那有没有一些挑战需要我们去注意?
张建平:在挑战这方面我觉得可能现在整体上来讲,我们平均的关税水平特别是对于这种制成品的总体的关税水平,跟发达国家比起来相对来说还是高一些,可能有些产品的平均关税水平比一些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也要高一些,大家注意到去年我们有几百种的产品一次性的关税降低了很多,这个措施实际上是比较明显的。那我想今后我们对其它一些产品可能可以考虑逐步的考虑降低关税水平,另外一个挑战我觉得可能因为在进行国际贸易的过程当中,是需要进行后代理和物流配合的,那么这些相关的是贸易服务行业的这种效率,还有他的这种组织性在中国来讲,可能我们跟发达国家比起来我们还是有些差距的,特别是中国的物流水平和物流效率我想是亟待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