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关统计,今年1-10月,我国与印度双边贸易总值达556.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8.1%,占同期我国对外贸易总值的(下同)1.8%,所占比重下降0.2个百分点,在我国贸易伙伴中排名第12位,为同期与我国双边贸易总值唯一出现下降的“金砖国家”(同期,我国与俄罗斯双边贸易增长13.4%、巴西增长3.5%、南非增长34.9%)。其中,我国对印出口393.5亿美元,下降5.7%;自印进口163.4亿美元,下降13.3%。累计贸易顺差230.1亿美元,扩大22%。
一、2012年1-10月中印双边贸易的主要特点
(一)月度进、出口同比持续下降。
自2011年10月以来,我国对印度月度进出口全面下降趋势日益明显。其中今年10月份对印出口38.6亿美元,同比下降14.8%;进口9.8亿美元,同比下降36.8%。
(二)一般贸易进出口显著下降,加工贸易进出口保持增长。1-10月,我国以一般贸易方式对印度出口270.6亿美元,下降6.6%,占68.8%;进口101.9亿美元,下降24.6%,占62.3%。同期,以加工贸易方式对印度出口83.8亿美元,增长2.4%,占21.3%;进口28.2亿美元,增长17.1%,占17.3%。以其他各种贸易方式对印度出口共39亿美元,下降14.8%,占9.9%;进口33.3亿美元,增长13.7%,占20.4%。
(三)私营企业对印贸易逆势强增长,成为最大出、进口主体。1-10月,我国私营企业对印度出口150.4亿美元,增长7.9%,占38.2%;进口58.5亿美元,增长20.9%,占35.8%;进、出口均成为最大主体。同期,外商投资企业对印出口139.4亿美元,下降1.9%,占35.4%;进口45.1亿美元,下降17.3%,占27.6%。此外,国有企业对印出口89.2亿美元,下降22.7%,占22.7%;进口51.1亿美元,下降29.2%,占31.3%。
(四)江苏为对印出口最主要地区,上海为自印进口最主要地区。1-10月,江苏对印出口65.4亿美元,下降3.6%;广东64.9亿美元,下降8.8%;浙江53.1亿美元,下降8.4%,上述3者合计占同期中印进出总值的46.6%。同期,上海自印进口27.8亿美元,增长2.2%;山东25.9亿美元,下降14.6%;北京20.8亿美元,下降12.4%,上述3者合计占同期中印进口总值的45.6%。
(五)机电产品占出口总额近6成,铁矿砂进口量下降,棉花等农产品进口量大幅增长。1-10月,我国对印出口机电产品共220.25亿美元,下降3.3%,占出口总量56.0%;出口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24.25亿美元,增长22.2%;出口纺织品22.04亿美元,下降17.7%;出口肥料21.07亿美元,下降19.6%。
同期,自印度进口农产品共36.81亿美元,增长57.7%,占进口总量22.5%;其中棉花进口27.56亿美元,增长89.7%。自印度进口铁矿砂36.37亿美元,下降57.1%;;进口未锻造的铜及铜材17.73亿美元,增长7.9%。
二、2012年1-10月我国对印度进、出口出现下降的主要原因
(一)印度国内经济增速放缓,需求减少制约我国对印度出口。今年以来,印度国内通胀压力依然较大,今年10月印度主要通胀衡量指标——批发物价指数(WPI)同比增长7.45%,增幅虽低于市场预计的7.9%以及9月份的7.81%但仍处于高位;而汇丰印度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由1月的57.5降至11月的53.7。在高利率、投资信心不足、本币持续贬值、财政赤字继续增长的背景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今年印度的经济增速将降至4.9%,为过去10年来最低增速。受印度国内经济发展增速放缓影响,国内需求减弱,制约我国产品对印度的出口。
(二)印度加大对纺织等制造行业的扶持力度,减少了对我国相关产品的需求。近年来,印度不断加大对本国纺织等制造业的扶持力度。目前,印度纺织部门已被国家制造业政策确定为一个关键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未来10年整个生产部门年均增长速率为14%[2];为救助陷入困境的纺织行业,印度纺织部和银行界为境况不佳的纺织部门准备了数千亿救援政策,其中包括额外3500亿卢比的资金,暂停现有贷款和利息回扣的支付,并计划给纺织业提供具有追溯效力的激励措施,将其纳入补贴范围,旨在振兴印度第2大制造业。受此影响,我国对印度主要出口的纺织品明显下降。
(三)印度大幅提高铁矿砂出口壁垒,致我国自印进口锐减。多年来,印度铁矿砂一直以中国为主要出口市场,而铁矿砂进口也一直位居我国自印度进口商品首位。为帮助印度国内钢铁工业发展,解决原材料短缺的困境,年初印度将铁矿石出口税由原来的20%上调至30%,并继续实施从2010年开始出口量逐年减半的任务量。受印度国内矿业禁令和上调出口关税影响,今年印度铁矿砂的出口量骤降,截至10月,我国自印度进口铁矿石减幅已达57%。
三、当前中印双边贸易面临的问题
去年以来,印度经济增长乏力,今年3季度较上年同期仅增长2.8%,2012年印度面临近10年来经济最不景气的一年,由此导致印度国内需求疲软,制约了我国对其出口;另一方面为振兴国内制造业,印度进一步控制资源性商品的输出,以降低本国企业的使用成本,从而抑制我国自印度资源性商品的进口。具体表现在:
(一)中印出口商品结构相似,我国对其出口优势逐渐趋弱。中国与印度同属发展中大国,两国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但是由于发展水平相近,而且人口众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两国在都需要依赖本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出口的产品多以劳动密集型商品为主。两国出口结构相似,在国际市场中存在较强的竞争关系。但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我国对印出口优势已不明显,加之印度国内制造业的发展和贸易壁垒,进一步削弱了我国对其出口的优势。
(二)印度加强对本国资源性商品控制力度,给我国相关产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印度资源性商品的对华输出一直在中印双边贸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随着印度加强对本国资源的控制力度,我国进口此类商品的比重正在不断下滑。目前,我国自印度进口值排名前3位的商品是铁矿砂、棉花和铜,均为大宗资源性商品,2010年该3种商品进口值占同期我国自印度进口总值的比重为66.5%,2011年下降至61.7%,今年1-10月继续下滑至59.4%。去年12月,印度最大的铁矿石企业国家矿产开发公司主席Rana Som表示,印度可能在最少5年内停止向中国出口铁矿石。而伴随着对矿产品出口的限制,印度又开始加大对棉花出口的控制。尽管1季度我国自印度进口棉花保持增长,但今年3月份以来印度全力阻击棉花出口,并将仿效我国建立棉花储备制度,以求将便宜棉花留在国内。虽然3月5日的棉花出口禁令仅一周后就被取消,但印度政府要求监视托运情况,主要监视对中国的出口,通过审核出口收据凭证(ERCS)了解是否存在出口骤然增加的情况。由于印度棉的价格优势及品质特点短期内很难找到替代的棉花,印度减少棉花出口无疑会对我国棉纺行业造成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