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去年曾发生过在一个月内有三家标杆性光伏企业连续倒闭。2011年9月1日,曾被寄予厚望的硅谷太阳能新星Solyndra宣布申请破产保护,1100名员工遭解雇。在此之前,两家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商EvergreenSolar和SpectraWatt分别于8月15日和19日相继申请破产保护。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破产是最为正常不过的现象,投资者正是通过破产释放的信号将资源配置到其它更好的行业中去,从而避免了再次的浪费。
也正是如此,中国光伏企业真正的挑战并不是反倾销案,甚至也不是很多专家所说的过度依赖出口市场问题——尽管这个问题也很严重,真正的问题是在企业预算软约束下价格机制不再发挥作用:因为地方政府的各种隐性兜底,使得优秀的企业无法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尽管光伏产业已经是全行业亏损,但是到目前为止这个行业却没有一家企业倒闭,甚至却出现了政府财政为企业埋单的怪事,这实在不是一个正常的现象!
那么如何走出这一怪圈?取消政府托底,让企业真正在市场中竞争,从而将那些在技术和成本上有优势的企业遴选出来,这可能是接下来最为重要的一步。从这个意义而言,欧美的反倾销只是让光伏企业的危机提早到来而已。只有当光伏企业开始破产时,市场才开始竞争———以前的市场,只不过是市场在竞争补贴。
中国光伏企业别把注意力都放到贸易战上
最近,中国光伏产业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国际市场严重打击,整个行业几乎陷于濒临崩溃的绝境之中。首先是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双反”调查和征收31%~250%的反倾销关税。让中国光伏产业经历一次让人心悸的劫难,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光伏企业股票全线暴跌,很多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光伏企业面临严重的财务困境。前不久,德国的光伏企业又向欧盟提出对中国出口欧盟光伏产品的反倾销调查。中国几百亿美元的光伏产品出口,近六成以上是进入欧盟。一旦欧盟的市场大门关闭,将给中国光伏企业造成更加致命的打击。中国大型光伏企业顿时风声鹤唳,中小型光伏企业更是一片哀鸣。
拯救中国光伏绝不能就事论事,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与欧美国家打光伏贸易战上。
中国作为一个对国际市场负责任的大国,不能只靠以牙还牙的贸易战方式挽救危机。光伏产业走出危局的根本出路就是控制产品的出口,扭转中国光伏企业在国际光伏产品市场上恶性竞争的被动局面。为此,必须尽快启动国内光伏电力市场,加速消化光伏企业的过剩产能。一旦国内光伏电力市场大幅启动,国际市场上的光伏产品供需矛盾也将得到缓解,中国与欧美之间的光伏贸易战也将更加主动、胜券在握。
如何让中国光伏产业走出绝境,已成为中国发展新兴产业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
受国家发改委委托,经济日报组成调研组深入国内各大光伏企业探访问题根源。经调查发现,中国庞大的光伏生产能力98%用于供应海外市场,特别是供应作为发达国家的美国和欧盟市场。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欧美国家对光伏产品的需求大幅下降,中国光伏产业产品销路过度依赖海外市场的问题变得更加突出。中国2011年的光伏组件总产能已达30GW,而未来几年欧美光伏发电装机量需求预计只有20GW,产能过剩问题十分严重。即便没有欧美国家的反倾销限制,预计国内被淘汰出局的光伏企业也将超过30%。如果不能有效启动国内光伏发电市场,一旦欧盟反倾销定案,中国光伏产业将会惨遭涂炭、一地狼藉。
事实上,中国通过大幅启动光伏发电市场发展低碳经济和清洁能源电力的条件和时机已经具备。通过发展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等清洁电力,逐步改善我国的电力能源结构,是“十二五”确定的国家能源战略。经过严峻的市场历练,中国光伏产品的性价比已经达到适于国内推广应用的技术经济水平。过去十年,国产光伏发电组件产品从原来的每瓦6美元降到目前的1美元以下。光伏发电成本从每度电1美元降到每度电1元人民币。大幅度提升光伏发电在中国电力能源中的比重已经具备了必要的基础条件。祸兮福之所倚,欧美国家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反倾销危机,实际上也将成为中国加速启动国内光伏发电市场的战略良机。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