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顺差的连续减少,是中国经济结构转型、摆脱过度依赖外需的内在要求。近些年,高顺差越来越成为经济结构转型的障碍,更是人民币低估的最得力证据。
1551亿美元,这是近日海关总署发布的2011年贸易顺差的数据,较之2010年跌幅达到14.5%,顺差GDP之比也有望滑落至2%附近,与金融危机之前动辄5%到10%的高比例相比,近几年中国正在迅速走向贸易平衡。
贸易顺差的连续减少,应该说是中国经济结构转型、摆脱过度依赖外需的内在要求。2011年贸易顺差再度收窄,一方面源于国际经济形势跌宕起伏,欧美等国经济持续低迷,外部需求下滑明显;另一方面也是中国积极扩大进口战略贯彻实施的必然,目前正值经济资源争夺的关键当口,扩大进口有助于奠定中国长期增长的基础。
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历经了持续近20年的贸易顺差,虽然这带动了中国出口企业的空前繁荣,GDP增长也因此受益匪浅,但是近些年,高顺差越来越成为经济结构转型的障碍,更是人民币低估的最得力证据。
就贸易顺差减少的必要性而言,这一趋势在未来数年内或将会成为常态,这势必在某种程度上会逆转过去十年经济运行的一些趋势。贸易顺差是外汇占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解释了何以去年最后几个月外汇占款出现负增长。实际上,从2009年开始,由于贸易顺差的下降,外汇占款的增长率显著低于此前多年。只不过这一趋势在去年末显得尤为明朗。
实际上,贸易顺差带来的外汇占款激增,是过去十年中国货币供给的核心逻辑链条。如今贸易顺差的持续下降,又反过来会影响到基础货币的供应。最近,广义货币M2增速已经回归至13%的水平,M1增速更是跌至8%以下的水平,就是这一机制逆向运行的典型表现。同时,由于没有了外汇占款带来基础货币扩张的压力,央行已经在去年12月初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这其实预示着2012年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频率,基本会看月度贸易顺差的“脸色”行事。
此外,贸易顺差总额与GDP之比回到2%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会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国际政客也很难再拿人民币汇率说事儿。
2011年,人民币升值幅度达到5%左右,在下半年还出现了连续跌停走势,预计今年人民币升值趋势会暂时放缓。可以说,目前的形势,暂时放慢升值步伐有助于中国经济实现“软着陆”,放手解决掉困扰中国经济多年的房地产泡沫和地方政府债务危机问题。不过,若今年信贷增量依然势头凶猛,导致年中高通胀卷土重来,也不排除政府通过加快人民币升值增加进口,平抑通胀的可能。
而整个2012年,随着贸易形势迫于调结构的主动调整,在顺差继续下滑之际,必须努力在内需上做足功夫,才能实现中央提出的“稳增长”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