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程物流网资讯中心新闻频道贸易新闻 > 正文

捅破自贸区那层“窗户纸”

www.jctrans.com 2011-5-28 8:46:00 航运交易公报

导读:虽然找到了贸易便利化、口岸贸易、离岸自由贸易等方面的差距,但要捅破那层“窗户纸”并不容易,仍需要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先试先行
4 月20日,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试点实施启动仪式在三亚市免税店举行。至此,海南正式成为全球第四个离岛免税区。当日10:10,三亚市免税店正式迎接八方来客,顷刻间,免税店宛如集贸市场,人山人海,热闹不已。

那么,上海是否也有可能开办免税店?市场有了这样的思考。在航运专家眼中,这一“免税店”的诉求俨然成了自由贸易区的雏形或要素之一。

上海市政协常委任先正在4月27日的市政协“深化浦东改革,推进城市转型发展”专题会上建言,浦东新区不妨先试“准自由贸易区”的做法,学习香港自由港政策,开办国际免税店、开展离岸贸易、实现可控制范围的人民币自由兑换等。

关于自由贸易区,在今年的全国人大代表大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宁波市政府秘书长王仁洲就曾提出,尽快批准浙江设立自由贸易区,特别是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希望国家能优先考虑建自由贸易区。

“其实,保税港区向自由贸易区的转型并非那么容易。”某业界专家告诉记者。

保税物流新特点

目前,中国已有上海洋山、天津东疆、大连大窑湾、海南洋浦、宁波梅山、广西钦州、厦门海沧、青岛前湾、深圳前海湾、广州南沙、重庆两路寸滩、张家港、烟台等13个保税港区。“可以说13个保税港区各具优势,又各有桎肘。”上述专家告诉记者。

“作为保税港区的重要一环,保税物流和保税仓储的发展也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在不久前举办的“2011中国保税物流论坛”上,中国仓储协会会长沈绍基表示。

首先,保税物流业务得到恢复性发展。去年全国保税区内物流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731.61亿元,同比增长22.2%,已恢复到了金融危机前水平。全国出口加工区共吸引物流企业55家,累计批准254家,实际运作199家,已运营的物流企业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8.4亿元,同比增长66.6%。全国保税物流园区新批企业数也略有增长,共批准企业291家,同比增长5.8%,实现营业收入67.81亿元,同比增长15.6%。

其次,保税仓储在各类保税区域内的地位与作用越发显现,对各类保税区域发展的贡献率明显提高。去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下降较为严重的仓储转口贸易进出口回升迅速,实现进出口额1024.45亿美元,同比增长41.3%,占保税区进出口贸易总额的65.7%,同比上升2.3个百分点;出口加工区内保税仓储进口额134.94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20%;出口加工区内物流企业为加工业服务的业务扩大,保税仓储转口货物进出口额176.65亿美元,成为进料加工贸易方式后的第二大进出口贸易方式。

另外,保税仓储的服务对象、服务功能和商业模式呈现多样化的发展态势。既有普通货物仓储业务的通用型保税仓库,又有冷冻和危险品保税仓库;既有设在保税港区或综合保税区两头在外的保税物流企业,也有独立运营的以进口商品城市配送和满足电子商务需求的保税企业;既有以出口加工为主的企业,也有以为客户提供大宗保税物流业务(如汽车)以及为生产企业提供零部件、配品保税物流服务的企业。这些企业普遍服务于高端客户,提供服务产品的附加值较高,经济效益较好。

“虽然取得了些许成绩,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但中国保税物流还存在诸多不足。”沈绍基说,“重点需要在增值服务、商业模式与网络体系上创新发展。”

上述专家也表示,中国部分商品定价过高,约有50%以上的成本消耗在物流、仓储环节,如果能在保税物流上实现网络化的创新发展,必将对降低物流成本起到积极作用。

据了解,近年来,中国保税物流尽管得到了较快发展,但发展还不太平衡,沿海多于和强于内地,区内企业好于区外企业;服务功能比较单一,增值服务与经营方式还不能适应市场需要。因此,沈绍基建议,中国保税仓储物流下一步应该在三方面创新发展。

一要认清经济全球化与供应链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大力创新发展以流通加工为核心的仓储增值服务。沿海各类保税仓储物流企业应该面向全国、面向全球,发展各类原材料与零配件的加工分拨中心、快速消费品的加工分销中心与配送中心。

二要认清各所在保税区域的整体规划与产业结构,立足各类商品供应链的特点,创新保税仓储经营方式,大力发展以仓储为核心的供应链全程服务。与区域内的生产加工、贸易企业的供应链相融合,将仓储、加工、配送与商品展示、商品交易、动产融资结合进来。

三要认清中国各类保税区域与区内外保税仓库的布局以及政策功能,探索沿海与内地、区内与区外的保税仓储物流企业之间、保税仓储企业与非保税物流企业之间的业务延伸与合作,逐步完善中国保税物流网络体系,提高保税仓储的组织化程度。

保税港区新动向

除了整体呈现出的新特点,记者了解到,各个保税港区从未停止过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浦东新区航运服务办公室副主任林伟君近日透露,浦东新区航运办和上海洋山海关组成了联合课题组开展课题研究,围绕帮助企业获取经营资质展开工作,积极争取相关部门支持,推进试点企业在洋山保税港区经营船用保税油业务。

某专业人士告诉记者,保税油业务利润率虽然只有2%左右,但如果可以放开该项业务,使其从特批制变成行政审批制,让更多符合条件要求的企业进入这个市场,市场就会做大,背后的一条产业链就会被带动起来。一旦上海港这项业务发展起来,最直接的效果就是,上海港也将如新加坡一样,成为远东船用燃料油定价中心之一。

与此同时,随着首批进口葡萄酒顺利上岸,广西钦州保税港区也朝着建设西南地区最大的国际酒类储存展示分销中心的目标迈出了重要一步。广西钦州保税港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乃学介绍,中国西南地区每年进口葡萄酒6万吨,市场潜力巨大,发展空间广阔。钦州保税港区瞅准这一市场空间,利用保税功能,设置国际红酒展示中心,将保税港区打造成为西南地区酒类交易的最大集散地。

另外,梅山保税港区也有新消息传出,不久前,宁波港股份有限公司、中海码头发展有限公司和新加坡港务集团三家港口“巨头”正式签约,共同经营梅山集装箱码头1号和2号泊位。“我们不是一味地追求集装箱有多少,我们要的是追求价值。”梅山保税港区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金李东称,“目前港区只有2个码头,十二五期间,将建设3、4、5号码头,2个多用途码头正在建设。”此外,梅山保税港区还将争取设立保税期货交割库,重点发展船舶等大型设备的融资租赁业务,并积极争取试点第二船籍登记制度,建设适合保税港区发展的交易市场。

有消息称,从7月份开始,重庆两江新区笔记本电脑基地将陆续投产,未来几年,它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为保障笔记本电脑基地的用人需求,重庆渝北区委区政府在保税港区信息产业人力资源工作会提出要求,将在3年内逐步建立区人力资源持续供给体系,为保税港区笔记本电脑基地输送和储备10万信息产业人才。

 在积极“扩能”的同时,各保税港区还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新战略。

“目前中国发展自由贸易区的时机基本成熟,条件基本具备。宁波和舟山的口岸开放历史悠久,港口资源丰富,具备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基础条件。”王仁洲如是说。王仁洲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支持宁波设立了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保税港区等特殊监管区域,它们为宁波乃至浙江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其功能和政策的局限性、开放的领域不广、深度不够,有必要在现有基础上整合提升,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这是中国推进新一轮对外开放、增强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据记者了解,自2005年之后,包括上海、深圳、天津、四川、重庆都向国务院及各部委提交了关于保税区转型自由贸易(园)区的建议,准备向香港看齐。2008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先后多次到上海、深圳、天津等地进行课题调研。去年年底,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有关部门联合在上海调研,主要就上海浦东新区建设自由贸易园区进行实地情况了解,上海有机会进一步获得实质性的“优惠税收”和“特殊监管政策”,并且未来可能会加快自由贸易区推进力度的说法一度高涨。

自贸区或为未来发展方向

“自由贸易区固然可能是未来保税港区的转型方向,但目前看来,想获得类似香港的完全的自由贸易政策,仍存在诸多障碍。”上述专家表示。

其实仅从概念上讲,中国的保税港区与自由贸易区之间存在着一个美丽的误会。上海海事大学教授徐剑华曾经告诉记者,保税区是中国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一般用“Free TradeZone”(缩写FTZ)来表示,翻译为中文其实就是“自由贸易区”。

但从功能定位上看,保税港区的主要功能包括存储进出口货物和其他未办结海关手续的货物,对外贸易(包括国际转口贸易),国际采购、分销和配送,国际中转,检测和售后服务维修,商品展示,研发、加工、制造,港口作业,经海关批准的其他业务等。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区港一体化发展,但仍然停留在保税上,包括保税仓储、保税物流、保税仓储等方面,其性质仍然只是海关的特殊监管区域,与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贸易区相去甚远。

而自由贸易区,除了具备保税港区的所有功能外,同时也涵盖了为促进自由贸易发展而采取的所有政策,如竞争环境、企业进入退出壁垒、投融资环境等各个方面,这将是真正以促进自由贸易发展为目标的特殊经济区域。“与世界领先的自由贸易区相比,中国的保税港区与之最大的差别在与制度层面。”深圳招商局海运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玉彬表示。

上海港相关人士也曾就此问题向记者表示:“洋山保税港区要成功向自由贸易区转型最大的障碍还是在制度层面。

据记者了解,香港自1841年被开辟为自由港以来,一直坚持自由贸易政策,积极支持国际贸易自由化,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其政策主张及政策实施主要体现在完全不干预政策、直接干预政策及临时性干预政策三个方面。

完全不干预政策。主要表现在自由贸易制度、自由企业制度、自由外汇制度以及自由出入境制度等方面。其中,自由贸易制度主要表现在对进出口贸易不设置管制、不设置关税壁垒、进出口手续极为简便等方面;自由企业制度主要表现在自由进入及经营制度、企业进入及经营门槛低、居民待遇制度等方面;自由外汇制度主要表现在外汇、黄金及钻石等可以自由地进出香港、各种货币可在香港自由买卖及汇兑等方面;自由出入境制度主要表现在香港居民及境外人员进出香港自由且手续简便等方面。

直接干预政策。主要是对某些极为敏感的和重要的经济活动的严格控制。主要表现在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干预,对关键金融活动的干预,以及对贸易领域的干预等方面。

临时性干预政策。主要的临时性干预政策措施一般包括按揭率管制、楼花转让管制、动用外汇管理基金干预金融市场等。

与香港相比,上海目前至少在推进贸易便利化(涉及海关、税务等部门);口岸贸易、离岸自由贸易、服务贸易转变(涉及离岸金融试点);打造购物天堂(涉及税收)等三方面还存在不小差距。

针对上海这三方面的政策诉求,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肖林认为,上海应该建立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和控制功能的国际离岸贸易中心,包括形成适应离岸贸易发展的框架、联动发展离岸贸易和离岸金融。在口岸贸易方面应该借鉴香港特区和新加坡先进的经验,发挥上海辐射长三角的能力。肖林还认为,应该使上海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国际购物天堂,比如免税商品购物区或商店,积极引领国际市场潮流,形成创意风向标的品牌和企业,全面优化购物环境、消费环境。不过,这些仍然需要中央政府进行统筹和政策支持。

当然不止是上海,深圳、天津、四川和重庆等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目标目前也无不受到上述制度层面的制约。

“自由贸易区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上海海事大学物流研究所所长林国龙向记者表示,因此保税港区转型的目标应该是一个多功能、比现在更加自由的“自由区”。诸如,以转口集散为主要业务的自由港区(即航运特区)功能;出口加工制造业功能;储存多种货物的保税仓库功能;国际物流基地(中心)功能;展示、订货及部分零售功能;离岸金融功能;航运人才的落地签功能等等。“因此,虽然找到了差距,要捅破那层“窗户纸”并不容易,仍需要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先试先行。”

                            自由贸易区的三个阶段

世界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历程基本经历了以转口贸易为主要特征的古典自由贸易区模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以贸易、加工为主要特征的拓展自由贸易区模式(第二次世界大战—20世纪60年代),以及多元化发展的现代自由贸易区模式(20世纪60年代至今)三个阶段。

1547年,意大利热那亚湾的雷格亨港被宣布成为自由港,迈开了古典自由贸易区多元化发展的第一步,成为现代自由贸易区的雏形。古典自由贸易区按其设立的主体及设立方式,主要分为三类:自主设立、殖民设置及国际协商设置。其中自主设立的古典自由贸易区主要包括意大利的里雅而托(1595年设)、热那亚(1595年设)、威尼斯(1661年设)等;殖民设置的古典自由贸易区主要包括直布罗陀(1704年有英国设立);而国际协商设置的古典自由贸易区主要包括被《凡尔赛和约》确定为国际共管的波兰等。古典自由贸易区模式的特点主要是发展缓慢、经营单一,主要以转口贸易为主,并局限于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及其殖民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世界范围内的自由贸易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从数量上来看,至20世纪60年代,世界自由贸易区达到了100多个;从布局范围来看,世界自由贸易区的设置已不再局限于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及其殖民属国,而拓展到了新兴的众多民族独立国家;从主要特征上来看,这一时期的自由贸易区发展模式不再仅仅局限于以转口贸易为主要特征,而拓展到了集贸易与加工制造为一体的工贸一体化特征。这一时期的自由贸易区主要以巴拿马的科隆自由贸易区(1948年设),爱尔兰的香农出口自由区(1958年设),及台湾地区的高雄出口加工区(1966年设)为代表。

20世纪60年代后,自由贸易区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各国均将创建自由贸易区作为发展国际贸易、引进外资、实施新经济政策以及振兴本国经济的试验基地和示范区。这一时期,自由贸易区不仅从设立数目、区域布局以及主要功能上均有拓展,而且其设立形式也不再局限于自由港、出口加工区等,而是基本涵盖了自由工业区、自由商业区、自由物流区、综合性大型自由区、自由港市等各种形式,形成了多元化发展的现代自由贸易区模式。

本文关键词:自贸区

共有评论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