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加工贸易看“中国制造”

收藏 www.jctrans.com 2011-12-6 9:05:00

导读:自从1978年加工贸易开始出现在中国广东省,我国的加工贸易发展迅速,1996年首次超过一般贸易以来而成为我国第一大对外贸易方式。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在相当长时间内都应该是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与我国基本国情相互有机结合的产物。

  自从1978年加工贸易开始出现在中国广东省,我国的加工贸易发展迅速,1996年首次超过一般贸易以来而成为我国第一大对外贸易方式。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在相当长时间内都应该是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与我国基本国情相互有机结合的产物。发展加工贸易有助于将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与国外先进的技术、资本、营销渠道资源加以优化配置,在大规模承接国外产业转移的基础上,加工贸易在扩大出口、促进就业、增加税收、带动关联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自从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开展加工贸易发展的外部环境进一步改善。据海关统计,2010年我国的加工贸易进出口额达到1.16万亿美元,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的2001年来看,加工贸易进出口额为2414.3亿美元,其间每年增长19.1%。伴随着中国加快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的步伐,我国的加工贸易发展不再仅仅偏重于规模贸易规模的扩张,而且更要注重水平的提升。

  作为衡量加工贸易整体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加工贸易增值率就是将同一时期加工贸易的进出口差额与加工贸易的进口额加以比较,由此可看出我国加工贸易在全球产业链条中所占地位。实际上,自从入世以来,加工贸易出口依然保持增长势头,但增长过程中体现出的对效益提升重视要强于对对规模扩张重视。因而,在加工贸易出口比重逐步下降的同时,加工贸易增值率却逐步上升。入世10年来,加工贸易出口在我国出口贸易中的比重从2001年的55.4%降至2010年的46.9%,而同期加工贸易增值率则由56.9%上升至77.4%。

  加工贸易增值率的上升不仅仅意味着加工贸易对国内经济的拉动作用增强,而且也反映出近些年来我国在积极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方面卓有成效。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是一项十分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应对的挑战还有很多。事实上,由于研发能力严重不足,我国的加工贸易企业在整个国际产业链条的各个增值环节上仍处于低端环节,因而在发展加工贸易过程中也不可能完全摆脱劳动密集和附加值值低的模式。例如,在美国市场上出售的芭比娃娃标价为9.99美元,在中国的出厂价只有1美元,而扣除制造成本,中国赚取的加工费也只有0.35美元。从宏观角度来看,前些年我国每创造1元的一般贸易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为0.7元,而每创造1元的加工贸易出口对经济的拉动却只有0.3元。

  2008年下半年开始,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来自国际市场的外需萎缩,我国加工贸易发展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2009年的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大幅下降13.7%。不过,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遇到的国际金融危机也恰恰成为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契机。许多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恰恰利用了国际金融危机造成国际产业链条多处断裂的时机,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出口商品的附加值与技术含量,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用自身的后发优势挑战国际市场上的占先优势。当然,除了加工贸易企业的自身努力是不够的,国家的支持也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帮助加工贸易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配合国家扩大内需和稳定外需的政策,相关部门积极推进加工贸易内销便利化,其中包括海关进一步简化了加工贸易内销手续,允许信誉良好的联网企业“多次内销、一次申报”,并可在内销当月内集中办理内销申报手续。正式由于国家采取一系列手段提高加工贸易企业的存活率,起到了帮助企业实现“留得青山在”的效果,我国加工贸易在国际经济形势稳定后发展也因此而后劲十足,加工贸易企业能够依靠自身的“捷足”在国际市场上“先登”。2010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额比上年增长27.3%,其中,加工贸易出口增长26.2%,加工贸易进口增长29.5%。

  入世10年来,我国的加工贸易发展势头良好,要不要发展加工贸易已经不再是问题,而怎样才能够更好发展加工贸易才是最值得关注的焦点,特别是要将产业安全、环境保护、产业升级、研发能力等方面作为提高加工贸易整体水平的重点。现阶段,我国的加工贸易发展正在与过度依赖数量扩张的粗放模式渐行渐远,而与提高加工贸易水平上的要求则渐行渐近。不过,从当今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所处的地位来看,要摆脱在国际产业链条上的“微笑曲线”低端位置,未来加工贸易的发展还要面临许多挑战需要应对,而最有效的办法就要加大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力度。

  虽然入世为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起到了拓宽路径的作用,但在后WTO时代10年之后,入世对我国发展加工贸易所带来的制度红利在很大程度上被充分挖掘。现阶段,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尚未完全消除,欧债危机、美债危机对世界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在很大程度上波及到我国的加工贸易发展过程中。众所周知,温州是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的聚集中的,而近期温州部分加工贸易企业资金链断裂虽然与房地产投机、民间高利贷等不规范的经营行为不无关系,但在很大程度上也与国际市场外部环境不景气密切相关。不难看出,未来如何出更高起点上促进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因此,需要在“转型”与“升级”方面都要力争取得新的突破。

  一方面,加工贸易的“转型”要侧重于转变加工贸易的发展方式,如加工贸易的主体转型要体现出由外资企业向国内企业转变,加工贸易的对象转型要体现出由大量进口加工对象向扩大国内采购转变,加工贸易的方式转型要体现出由加工出口向加工、生产并举转变,而加工贸易的区域的转型要体现出“腾笼换鸟”的思路,在将中低端产品或生产环节应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同时,利用腾空的土地资源,东南沿海加工贸易要向中高端产品或生产环节延伸和发展。

  另一方面,加工贸易的“升级”则要侧重于加工贸易要不断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即由价值链的低端向高端迈进,如在产业链上由低端的加工装配向高端的产品研发升级,促进加工贸易产业由劳动密集向技术和资本密集升级,实现加工贸易相关产业的适度聚集。从这个意义上讲,更加需要通过出口退税、加工贸易、海关监管等一系列政策调整措施的相互配合,提高加工贸易准入门槛,限制或禁止“两高一资”产品、低附加值加工贸易产品的进出口。在此基础上,通过采取一系列政策鼓励手段,不断优化加工贸易产品结构,促使加工贸易的技术含量与附加值得到提高。

  目前来看,积极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成效显著,但内在的问题还很多,要力戒浅尝辄止。目前看来,我国加工贸易的重点领域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轻纺产品,2010年机电产品的加工贸易已经占全部加工贸易的59.2%,而中国90%的高技术产品也都采用加工贸易的方式出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千万不能够为这些表面上看得过去的数字指标而沾沾自喜。事实上,无论是机电产品的加工贸易,还是高技术产品的加工贸易,在中国加工部分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都有待提高。更进一步来看,即使近些年来我国的加工贸易增长率总体来看不断走高,增值率的这种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又转换为原材料的国内采购支出增加,其中,一部分加工贸易增值率的提高体现为国内各种生产因素价格的提高,另一部分加工贸易增值率的提高则体现为对低端料件的进口替代,而出于对国内资源环境保护的考虑,这种低端料件的进口替代业未必都符合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

  入世以来,我国的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各级政府部门的积极推动下,目前许多企业都已经完成了转型升级,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尚未完全具备转型升级的条件。为了顺利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高转型升级的成功率,减少转型升级的现实成本与机会成本,现阶段最需要明确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目标定位,这就是要争取做到四个提高:提高加工环节的层次,提高国内采购率,提高加工深度,提高劳动力资源的技术含量。

  从未来加工贸易的发展方向看,今后若干年将是我国加工贸易实现转型升级的一个关键时期。为此,有关部门应当积极创造条件,为这部分企业完成转型升级打造平台,其中包括通过建立工业园区,使发达地区加工贸易企业向欠发达地区有序转移;完善不同工业园区的功能定位,使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相互错位,合理布局;将现有工业园区整体升级,使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批量化;建立境外工业园区,将沿海地区部分加工贸易企业的自发外迁转为加工贸易企业在地域上的有序对外转移;等等。应当强调的是,随着加工贸易对我国相关产业的带动能力不断强化,一部分加工贸易也有可能在一定条件下转换为一般贸易,而这种转换并不是对加工贸易的否定,而恰恰是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到一定水平地方必然产物,有关部门也要为此多家努力。当然,这种转换只有顺其自然才符合经济规律。如果短时间内不具备转换为一般贸易的条件,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的转换也不必急于求成。

本文关键词:加工贸易,中国制造

【发表评论】 共有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