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总是敦促各国政府采取政策缩小全球不平衡,简单地说就是中国应该大幅减少经常账户盈余而美国应该减少赤字。但他们忽视了最大的不平衡:地球貌似从外星人那里得到的经常账户盈余。从理论上说,各国的经常账户差额之和应该为零,因为一个国家的出口也就意味着另一个国家的进口。然而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如果把所有国家公布的经常账户交易额(出口减去进口的商品和服务、净投资收入、外劳汇款及其他转账)加在一起,那么2010年全世界的出口额比进口额多出了3310亿美元。IMF还预测,到2014年,全球经常账户盈余将增至近7000亿美元。
是外星人在购买路易威登手袋吗?是小绿人在享用酒店游泳池边最好的阳光浴床吗?更加现实的解释是,全球盈余反映出了统计错误。要么是美国等国家的经常账户赤字被低估了,要么就是中国等国家的经常账户盈余被高估了,而且幅度越来越大。直到2005年之前,全世界的经常账户赤字持续了至少30年,这一事实令人愈发感到费解。2001年全球经常账户赤字相当于全球GDP的0.5%.而IMF的预测显示,到明年,全球经常账户盈余可能创纪录地达到GDP的0.8%。这一逆转幅度超过了中国经常账户盈余在同一时期的增幅。事实上,全球的“盈余”现在超过了中国的盈余。
这么大的一个统计黑洞就对IMF关于国际收支不平衡在未来几年将扩大的预测提出了疑问。它预计在2010年到2014年间,以美元计算的中国经常账户盈余将翻番。中国盈余的增长预期势必意味着别的地区出现更大的赤字。然而IMF还预测,世界其他国家的总体盈余将扩大(其中包括了美国赤字的大幅下降)。
这是怎么回事?IMF以往的研究认定,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全球赤字主要是因为富国的外国投资收入被低报以及海上货运单被漏登。但在过去十年里,投资收入的“赤字”已经减少,一部分原因在于各国政府打击逃税漏税,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利率下降。 2009年由马尔科·特罗内斯和托马斯·赫尔布林完成的一份IMF研究报告认为,全球经常账户从赤字转向盈余的最主要原因是对服务业的统计错误。金融和法律服务行业的国际贸易以及保险、咨询服务部很难统计,出口商比进口商更容易界定。例如,涉及跨国业务的法律公司通常是大公司,大多数客户支付的服务费用相对较少(虽然在客户看来未必如此)。因此,出口商比进口商更容易超越所设定的门槛,被纳入对服务业贸易的跟踪调查。
然而在那份报告之后,商品贸易中的统计错误反而激增,现在已经与服务业中的统计错误不相上下。交通运输的滞后可能导致贸易快速增长时期的年度全球出口大于进口,因为在12月处于运输过程中的货物会被计入出口,比如中国,但直到第二年1月才会被美国计入进口。但这无法解释为什么最近的统计差异会出现这么大的增幅,因为贸易增速从2007年就已经放缓。
另一个可能的解释认为,全球差额的激增与垂直一体化企业数量暴增(这种企业会把不同阶段的生产活动放在不同的国家)以及中国贸易增长的时间基本吻合。母公司与国外子公司之间的零部件、半成品及成品跨国贸易在贸易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2009年,公司内部贸易占到美国进口额的一半。跨国公司用来在全球转移利润的转让定价可能歪曲了贸易数据。这种出口和进口的定价偏差大部分应该会相互抵消,但很可能不是全部。
多点儿科学 少点儿虚构
美国跨国公司为了避税会高报进口而低报出口,这意味着美国真实的经常账户赤字比官方公布的要小。这会增加而不是减少全球差额。但跨国公司低报或高报内部贸易额的做法也被用来逃避资本管制。十年前,企业在新兴经济体经常会低报出口或高报进口,以便将资金转出像中国这样的国家。不过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币的升值预期意味着出口商现在更有动力高报出口,以便将资金转入中国。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官方数据可能高估了中国及其他新兴经济体的盈余。
要了解全球差额是否真的在扩大,我们就需要知道错误出在哪里。富国的贸易统计数据往往比数据统计工作较为落后的新兴经济体更加可靠。如果多数统计错误出在新兴国家,那么新兴市场的经常账户盈余总额就很可能要比官方记录的小得多。据野村证券的经济学家张智威估计,低报的外国公司利润和伪装成贸易流动的资本流动所导致的统计错误,可能把中国的经常账户盈余抬高了3到4个百分点(去年中国的盈余占GDP的5%)。
好消息是,国际社会对于全球不平衡的担忧或许远没有很多人认为的那么可怕。坏消息是,在一个公司内部贸易日益增长和供应链错综复杂的世界里,传统的国际收支统计方法显然不再那么可靠。这事关重大,因为不可靠的统计数据会导致政策上的错误。各国政府应该把数据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