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债危机”、“市场经济地位”和“贸易保护主义”成为第三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上反复出现的热词。
21日,第三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在北京举行。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说,中国支持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采取的一揽子金融稳定措施,并希望尽快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称,中国比较关心欧债危机能否被控制,尤其是明年第一季度债务危机发展情况。
欧方则回应,争取早日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欧盟委员会经济与货币事务委员雷恩还重申,中国需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
热词一:欧债危机
王岐山昨日指出,中国不仅支持欧盟和IMF的金融稳定政策,还采取了行动帮助欧盟抵御主权债务危机。“欧盟成员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积极抗击债务危机,我们希望这些措施能够很快生效。”
法新社称,此前中国曾呼吁支持希腊,而后在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葡萄牙期间曾传出消息,中国有意援助葡萄牙抵抗危机。葡萄牙《企业报》上周曾称,中国有意向在明年第一季度购买40亿至50亿欧元的葡萄牙国债,相当于葡萄牙需要再融资额的三分之一。
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21日警告,将把葡萄牙主权债务评级下调一至两个等级。
陈德铭昨日说,中国关注欧盟是否有能力控制债务危机,以及成员国的共识是否能转化为实际行动带领欧盟走出困境。
热词二:高技术贸易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说,总体来讲,主权债务危机出现后,欧洲进口需求可能会降低,向中国出口的需求会增加。
曲星特别提到,由于欧盟对中国的武器禁运政策,影响到很多欧洲军民两用高新技术出口中国。“如果欧盟能从战略角度看问题,放宽这类技术对中国的出口限制,将使中欧贸易状况更加健康平衡。”
事实上,曲星的观点正是中方的关切。
陈德铭昨日指出,今年以来欧盟对中国产品发起了几起贸易调查和贸易保护措施,力度非常明显,中国企业损失不小。陈德铭希望欧盟放松高科技产品出口限制。
欧盟在今年9月对中国数据卡发起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三种调查,涉及中国企业出口额约41亿美元。陈德铭称,目前涉案双方企业已经初步达成谅解协议,并向欧委会提出撤诉申请。中方希望欧委会支持中欧企业界合作,尽快终止三项调查。
陈德铭透露,中欧双方同意,尽早召开中欧高技术贸易工作组首次会议。
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经济研究室主任陈新介绍,欧洲是中国最大的海外技术来源地,而美国在科技输出这方面并不如欧洲开放。
热词三:市场经济地位
对此次中欧经贸对话,路透社称,这是一个解决中欧贸易争端的机会。近期,不少欧洲企业指责中国不够开放市场,在知识产权和政府采购方面外资企业受到不公正待遇。11月9日,欧盟委员会公布了题为《贸易、增长与世界事务》的对外贸易新战略,提出在未来5年将采取“更加强硬”的策略为欧盟企业开拓海外市场。
陈新评价,此次中欧对话气氛比较积极,着眼于未来和长远发展,对解决一些争议问题有帮助。“中欧间贸易正在恢复,年底应该能到2008年水平。值得注意的是,欧洲向中国的出口金额开始增加,而美国对华出口效果并不明显。”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至11月,中欧双边贸易额达到433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3%,中国成为欧盟第二大出口市场,而欧盟已连续6年稳居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陈德铭昨日指出,今年中欧经贸水平已经恢复到2008年以前水平,“中欧关系是健康平衡的”,并预计今年中国对欧是贸易小顺差平衡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