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冷说冷究竟有多冷 陶瓷出口退税回调新转机
www.jctrans.com 2008-9-26 11:18:00 搜房网
“冬天”、“停窑”、“出口退税”、“奥 运”、“变脸”,这些关键词,最近都成了陶瓷行业的话题。眼下正是艳阳高照,可是,在陶瓷行业,见面却是以“冬天”相谈,不禁让人危言耸听,“冬天”真的来了吗,“冬天”在哪里?究竟有多冷?而紧接着的陶瓷企业停窑行为,“冬天”是否就是罪魁祸首? 如果,硬要说是“冬天”已来临,那么,随着出口退税的有望回调以及后奥 运经济时代的到来,无疑就是为陶瓷行业的经营疲状带来新的转机,拉动出口销售市场;同时,借助北京奥 运这个最好、最为直接的载体,中国陶瓷必将唱出最动听的歌谣。 此外,被指作“七宗罪”的佛山陶瓷行业,随着《佛山对陶瓷企业变脸》这一文章的报道,其在与政府的一系列博弈中,带给整个行业的,究竟又是怎样的一种思考? 事件一 陶企冬天是否已来临? 近段时间,不少行业人士开口必说“冬天来了”,媒体也成篇累牍地报道。国家宏观调控、银根紧缩的政策实施,美国次贷危机,股市、房地产市场的趋冷,能源、原材料的涨价等,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陶瓷市场,而另一方面,不少陶企还在大上新的生产线,这样,一边是市场趋于萎缩,一边却是产能不断扩大,直接导致了08年陶瓷销售市场的紧张局面。市场趋冷,陶瓷经销商、供应商已把钱袋子捂得很紧,而向银行贷款也非容易事,资金链的日趋紧张,直接成了制约陶企发展的瓶颈。对此,不少陶瓷企业人士纷纷认为,从整个陶瓷行业来看,无疑冬季已来临。当前,陶瓷企业必须积极面对的,就是想方设法抗“冻”过“冬”,同时也寄望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共渡难关…… 点评 遇冷说冷究竟有多冷?! 陶瓷市场形势严峻,自然使得不少业内人士“遇冷说冷”。然而,一物两面,也有部分人认为,就目前陶瓷产品的价格来看,其未必大幅涨价,因此企业面对的现状还是可以生存的。陶瓷行业自认为的“冬天”,一部分是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受寒”,另一部分就是在逐渐走向规范经营时感到“痛苦”。其实,企业之所以会感到痛苦,是原来的高利润空间逐渐地遭到削减;说到底,所谓的“冬天”,只不过是利润分成减少了而已。 事件二 大面积停窑忙“过冬” 国家宏观经济调控、银根全面紧缩、连续不断加息、股市不断下跌,给建筑行业、房地产行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直接影响了建陶产品的销售,今年五月份以来建陶产品销售的严重下滑,有不少陶瓷企业销售同比去年下降40%以上,而库存日益上涨,给不断趋紧的资金流动雪上加霜;众多陶企为了节支增收,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而对部分窑炉停火。据悉,在佛山地区大约停窑达到四分之一,其他产瓷区也有类似的现象。为了应对陶业之“冬天”,不少陶企选择了关停部分生产线。在四川夹江、福建晋江及新兴陶瓷产区的江西都有不少陶企关闭部分生产线,有的甚至完全停产,而山东则早在几个月前就开始关停陶瓷生产线。据数据显示,目前全国陶瓷行业因受市场影响所关停的建陶生产线不下百条,且关停的趋势不减,预计到年底,所关停的陶瓷生产线将占现有生产线的1/4左右。 点评 熄火停窑节支增收 其实,在不利于企业大规模发展的形势下,选择停窑主要是为了化解市场带来的压力,整合有限的流通资金,压缩规模,聚集力量,做精做专,为市场转暖做准备。 业内人士指出,停窑调节是行业的一种进步,一方面,生产单线产能的提升使建陶企业再无需以“削峰填谷”式的方式来应对销售旺季,另一方面,巨型生产线的连续生产量非常惊人,不仅会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甚至连堆放的场所都很成问题。因此,用停窑调节的理性方式对待产销不平衡的问题,其实是行业的一大进步。 销量直线下滑,原料、运输成本大幅上升等是导致停窑的主要原因,市场要转暖,还需要一个过程,因此,企业要精打细算,保证资金链的健康发展是关键, 适时调整生产规模,减少库存,保持实力,待机而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