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口面临双重挑战
www.jctrans.com 2008-8-1 9:38:00 资源网
中国出口部门面临着结构性与周期性的双重挑战。结构性挑战在于,原材料、能源和劳动力成本都在攀升,人民币也在升值;周期性挑战在于,全球需求已陷入疲软。这种双重挑战虽不会击垮中国经济,但也会造成明显的影响。这种情况下,预计中国出口增速将下降,进口增速将上升,因此贸易顺差将减少。不过,外需虽有所减速,但中国放松国内经济政策的空间却微乎其微,因为外汇储备的猛增表明,投机资本和FDI正在加速进入中国。 目前,中国出口部门面临着结构性与周期性的双重挑战。结构性挑战在于,原材料、能源和劳动力成本都在攀升,人民币也在升值;周期性挑战在于,全球需求已陷入疲软。这种双重挑战虽不会击垮中国经济,但也会造成明显的影响。 油价、原材料价格持续攀升 今年,中国制造业面临着成本的飙升。首先,石油价格屡创新高,原材料价格也持续攀升。到3月份,布伦特原油价格已达109美元/桶,同比上涨了60%。对于任何依赖进口石油的国家来说,这都是个难题,而中国约有一半的石油需求要靠进口来满足。 面对能源和原材料价格的高涨,中国以旧式的价格控制来应对,其结果也和过去一样,即短缺和低效率。据说,由于成品油短缺,一些卡车司机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凑够运输货物所需的油料,这就影响了制造业的生产。这种情况下,政府于2007年11月批准了成品油价格的上调。在原油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下,这是近一年半以来中国首次提高成品油价格。 劳动力成本提高 近年来,中国的工资上涨速度有所加快。2007年,平均工资水平同比上升了约19%,升幅超出了消费价格的上涨速度。 今年1月开始实施的《劳动合同法》进一步助长了劳动力成本的升势。《劳动合同法》力图改善劳动条件,有关内容包括要求企业提供书面劳动合同,以及限制固定期限劳动的应用。该法还为企业雇员提供了更多保障,并对加班费做出了规定。《劳动合同法》是中国劳动环境的一大进步,但对制造业企业而言,该法却意味着劳动力成本的提高,而企业未必有能力对外转嫁这些新增成本。总体而言,这意味着企业盈利的减少。 人民币加快升值 中国出口部门面临的另一项结构性难题是人民币升值。相比2006、2007年,今年人民币升值的“渐进”性质很可能会有所减弱。 过去,关于人民币升值的讨论焦点是缩小中国的贸易顺差上;而今年则不同,相比缩小顺差,高通胀问题对于推动人民币升值发挥了同等、甚至更大的作用。从今年的人大和政协会议上可以看出,通胀显然已经成为政府关心的头等大事。我们预计,2008年全年的通胀率至少将是5.5%。 从最近的情况看,当局已经把控制通胀的责任由利率转给了汇率。今年年初至今,按年率计算,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达16%。相比之下,2007年全年的升幅只有6.5%。而利率方面,继2007年3季度每月1次的高频度加息之后,在过去的4个月之中,基准的1年期贷款利率却保持不变。之所以出现这种政策变化,原因或许在于,当局不希望中美利差过大。此外,银监会还担心,过快的加息频度可能会导致贷款违约率上升,因为过去2年的贷款增长速度非常强劲。 外需减速构成周期性挑战 除上述结构性问题之外,全球需求的周期性疲软也对中国出口部门构成了威胁。2007年以来,中国对美出口一直保持着下降势头。到2008年2月,美国需求对中国出口增长的贡献度已是微不足道。由于信贷危机以及房价和劳动力市场的低迷,美国的消费将进一步下滑,这种情况下,预计中国对美出口将更加低迷。事实上我们预计,未来几年中,美国的消费增速将停留在趋势水平之下。 过去3年之中,虽然美国经济增长不断减缓,但亚洲的内需一直保持了良好态势,而且还将保持这种势头。然而,欧元区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却存在令人担忧之处。近年来,中国的出口对欧洲市场的依赖度有所增大。2007年4季度,欧元区市场约占中国出口的21%左右,美国市场的份额约为18%。以对中国出口增长的贡献度来衡量,欧元区已成为中国第二重要的出口市场。 近几个月,欧元区市场已占到中国出口增长的30%左右。另一方面,中国对欧元区的贸易顺差正在接近对美贸易顺差。总之,作为出口市场,欧元区对中国的重要性已经超过了美国。虽然欧元区经济减速的幅度不及美国,但其今年的经济增长率也会低于趋势水平,而且经济增长的下行风险高于上行风险。 2008年贸易顺差将收缩 2008年,预计中国的出口增长率将由2007年的26%降至18.5%,其部分原因在于需求走软,部分原因在于出口价格上涨。另一方面,由于内需旺盛、人民币坚挺,预计中国的进口增长率将由2007年的21%升至25%。进出口相抵,2008年的贸易顺差将由2007年的2620亿美元降至2500亿美元。 虽然外需有所减速,但中国放松国内经济政策的空间却微乎其微。今年1季度,中国的外汇储备猛增1540亿美元,达到1.68万亿美元,而2007年1季度的增幅则为1360亿美元。这意味着,除贸易顺差之外,流动性通过其他途径进入中国的速度有所加快,从而抵消了顺差的减少而有余。这些途径包括外商直接投资(FDI),以及旨在通过人民币升值而获利的投机资本。商务部宣布,2008年1季度的FDI猛增至274亿美元,同比增长61%。人们普遍认为,2008年,随着奥运相关投资项目的结束,流入中国的FDI将急剧减速,但上述最新数字反映的情况却与这种观点恰恰相反。 出口减速虽然会拖低中国的总体经济增长率,但也有其积极意义,因为贸易顺差是过去2-3年中中国过剩流动性的主要来源。近年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增速,而且,通胀率已经达到高位,鉴于此,增速减缓正是中国所需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