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程物流网 - 资讯中心 >> 新闻频道 >> 贸易新闻 >> 正文

贸易新闻

  • 珠三角5万港企困境:出口锐减成本上升 观望政策变数

    www.jctrans.com 2008-7-24 9:54:00 南方都市报

  •   中国大陆约有9万家外贸加工企业专门从事出口产品的生产、装配,不涉足国内市场。其中大约7万家企业位于广东省。根据香港工业总会的数据,港资企业55200家;其余主要是台资或韩资企业。2007年,外贸加工企业的出口总额占中国总出口额的41.2%,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5.3%.据香港工业总会估计,香港外贸加工企业在广东省雇用约960万名工人。 

      珠三角五万家港企的生存困境,势必引起广东省就业、财政、税收的连锁巨变。本报将连续推出“拯救港企”系列报道,以期洞察相关政策动向,并为港企求解出路。 

      2007年,工厂不景气时,黄姨说,过一年看看吧。2008年,订单少、招工难、税负重,位于南海的这家港资箱包厂,渐感难以为继。摆在总经理黄姨面前的路只剩三条,倒闭、转产或搬迁。经营10年的工厂落到这步田地,年逾六旬的黄姨怎样都高兴不起来。 

      世道无常,港企叹时艰 

      箱包厂1997年底开业伊始便命运多舛,1998年金融风暴迎面袭来,让工厂失去大批欧美订单,幸好有日本客户勉力支持。靠着日本订单,工厂度过了最困难的一段时光。2002年到2005年最景气,厂里招了180多个工人,三两天出一个货柜,那段日子大家都很欢喜。 

      但到2006年底,业务开始有点萧条了。进入2007年,生产箱包的原材料钢管、海绵开始轮番涨价。以前钢管只要3000元/吨,最高涨到7600元/吨,涨了一倍多。海绵从400元/立方,涨到750元/立方。只有布料没怎么涨,“因为佛山有很多纺织厂,本地采购,供应充足。”黄姨说。 

      另一个大项支出是工人的工资。2005年平均月薪只有800多元,现在是1200元,涨了50%。但现在黄姨愿意出更高的价格招收熟手和技工,原因很简单,招工难,招熟练技工更难。 

      “80后工人比较难搞,没‘工夫瘾’(做工不投入),厂里曾经培养了40多个熟手,两年后只剩不到5个人。”黄姨叹世道变了。 

      但世道的变化还是超出了黄姨的意料。按新《劳动法》规定,工厂每月给一个工人缴200多元社保。现在厂里有80多个工人,如果严格依法缴社保,每月支出近2万元。 

      去或留,港企摇摆不定 

      箱包厂产品全部出口,以美元结算,人民币升值也会造成意想不到的损失。“香港发单过来后,最快一个礼拜后交货,汇率一变,一个货柜损失就3000-4000元。”黄姨自认是小本经营,以数量博利润,每个箱包出厂价是2.3美金,一个货柜装2万套箱包,利润最高只有5%.经过原材料、劳工成本的涨价后,还要经受汇率变化造成的盘剥,剩余利润已相当微薄。“在这种情况下,订单减少对企业是致命打击,现在每月出4个货柜就谢天谢地了。”黄姨对记者说。“南海搞出口的港资厂,没几家日子好过。” 

      “马死落地走(没办法),做完2008年再看看吧。”黄姨对前景不甚乐观,她选择了留下来观望。 

      黄姨的选择,也是大部分珠三角港企的共同选择。香港贸发局研究部中国组负责人、副首席经济师邱丽萍介绍,该局针对港企迁移的最新调查在去年11月完成,当时受访的港企中仅23%打算迁移,其余仍选择留在珠三角。该局曾带团赴广西、江西、湖南等地考察,在打算迁移的港企里,青睐广西的最多,占比23%,其余仍摇摆不定。 

      联系近几个月了解的情况来看,邱丽萍表示,大部分港企仍希望留在珠三角,能不迁就不迁,坚持挺过去;不得已迁移,也希望离珠三角越近越好。 

      

  • 物流生意的法宝    立即加入信誉联盟   阅读 次 本文现有评论 条  
  • 关键词 海运运价 船期查询 优势航线 货代服务   【RSS】 【打印】 【收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