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出口导向的经济增长
www.jctrans.com 2008-11-19 10:04:00 金融时报
根据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的定义,日本已经尾随德国,正式陷入经济衰退。中国经济增长的减速幅度,看起来也将超出此前预期。这些经济体有什么共同之处?它们都依赖出口来维持经济运转,而国内消费者都不愿消费。 但是,避免美英等国那种大肆消费习惯,并未使日本、德国和中国免受信贷萧条的冲击。在全球经济下滑期间,为出口找到买家很难。要发展经济,这些国家的决策者必须鼓励各自的国民消费。 减轻对出口的依赖,不仅有助于解决这些国家内部失衡,也终将有可能应对全球失衡。正是日本、德国和中国等拥有经常账户盈余的国家,在一定程度上资助了赤字国家的信贷繁荣,造成全球失衡。 在上述三个国家,政府都掌握着应对金融危机的关键。它们必须对财政政策加以扩张,但由于这些经济体之间的巨大差异,具体方案需要有所不同。 日本的处境也许最艰难,鉴于目前利率只有0.3%,货币政策帮不了日本的大忙,而日本财政政策则受到国债重负制约,日本国债占国内生产总值约170%,这一比例在富国中为最高。上月,日本政府出台了一套510亿美元的财政刺激方案,朝正确方向迈出了一步。但是,日本还需要让消费者确信,财政政策在今年几年将比较宽松。现在不是提高消费税的时候,也不是削减医疗和养老金福利的时候。 德国政府拥有更多回旋余地,预计今年将实现预算盈余。它必须抓住机遇减税,让消费者在多年薪资不涨而税收不断上升之后,能有更多余钱用于消费。欧洲央行也应当进一步减息。这将在短期内带来更多助益,但无助于减轻德国经济对出口的依赖。 鉴于中国政府负债较少,北京有能力出台大手笔的财政刺激。但是,中国上周宣布的方案未能顾及最需要刺激之处。只有在对国家提供的教育和医疗服务感到放心的情况下,中国消费者才会开始花钱。 尽管日本、德国和中国的国情不同,但其政策应有一个共同目标:即鼓励人民消费。在经济下滑期间,这将为日本、德国和中国的经济提供支撑,还可能推动更长期的国内和全球结构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