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明葵 国防大学教授
将于5月14日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以“加强国际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实现共赢发展”为主题。
规格最高的国际会议
习近平主席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重大合作倡议以来,这是中方召开的规格最高的国际会议。“一带一路”建设吸引了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中国已与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就共建“一带一路”签署了合作协议。本次高峰论坛与会代表总人数将达1200多人,重点围绕基础设施、产业投资、经贸合作、能源资源、金融合作、人文交流、生态环境和海上合作等8个方面进行研讨交流。
推进世界经济繁荣新格局
“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在坚持全球经济开放、自由、合作主旨下,促进世界经济繁荣的新理念,也揭示了中国和亚洲经济合作进程中如何惠及其他区域、带动相关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新思路,更是中国站在全球经济繁荣的战略高度,推进中国与亚洲乃至欧洲和非洲合作跨区域效应的新举措,显示了中国不谋求排他性的区域经济集团的基本立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意味着中国实现了从原来规则的践行者,到全球贸易的推动者和规则提供者的重大角色转变。
本次峰会的目的是总结经验,形成共识,具体商议“一带一路”建设的总纲。从大思路、大战略、大构思,进行探讨和深入研究。使倡议与各国、各地区的发展规划对接,形成合作共赢的新思路;以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为目标,建立命运共同体战略的实现;以新产能与原有产能相结合,形成经济成果共享,责任风险共当的机制,构思新的经济秩序。
重点打造四方面成果:凝聚更多共识、明确合作方向、推动项目落地、完善支撑体系。
中方有望再与近20个国家和20多个国际组织商签合作文件,中方各有关部门将与沿线国家对口部门共同制定近20项行动计划,共同研究出台一批重大政策举措。峰会期间,将会就部分基础设施、产业园区、产能合作方面的对接签订一些标志性项目协议。
“一带一路”是经济合作的平台
“一带一路”建设,旨在形成利益共同体,让沿线国家能够搭上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从而推动本国和地区经济的发展。
“一带一路”有关投资合作项目特别是部分基础设施项目,具有投入资金大、建设周期长、成本回收慢的特点,要坚持正确义利观,不急功近利,不搞短期行为,要注重长期效应。要使长远建设与现有产能有机结合,要在发挥现有产能的基础上谋长远发展。
要发挥现有产能合作的效应,设施联通是贸易畅通的最基本前提,中国将直接推进基础设施配套对外投资,促进现有产能合作,使沿线各国搭上经济高速发展的快车、便车。
“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已取得越来越多的实质性进展,便利了沿线经济体的经贸和人文往来。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沿线,以中国为核心、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体系已经逐步形成,并延伸到世界各地。截至2016年底,中国企业共在36个国家建成初具规模的经贸合作区77个。其中,56个合作区分布在20个“一带一路”国家,占在建合作区总数的72.72%,累计投资超过185亿美元,为东道国创造了近11亿美元的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2016年,中国企业在沿线61个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金额1260.3亿美元,增长36%。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145亿美元,占中国对外投资总额的8.5%。
“一带一路”惠及沿线各国,为发展中国家改善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提供了一种可能。“中巴经济走廊”是典型案例,中国设想与巴基斯坦经济发展诉求对接,构建基础设施,实现互联互通、港口和新经济开发区建设并行,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硬件支持,带来更多的工作岗位,人民生活也会更加便利。
目前,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催生了一系列亚洲次区域经济合作设想,正在成为发展中经济体影响世界的一个平台。中国、印度、德国本身就是世界经济的引擎,未来,“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将有三分之二。“一带一路”由中国首倡,但需要各国的共同参与。要以沿线国家相互开放、互利共赢为根本宗旨,打造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在逆全球化呼声日益高涨的国际大背景下,推动各自发展目标同“一带一路”倡议进行对接,找到与各国经济发展的契合点是推动倡议实施的关键。如俄罗斯的“欧亚经济联盟”、匈牙利的“东部大开发计划”、澳大利亚的“东进计划”和“北部大开发计划”等,都与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相吻合,推动对接是实现建立命运共同体的前提,共赢是合作的基础,没有对接就没有互信互利与团结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