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才 道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中国经济的变化和动向越来越为各国各界关注。如何对中国经济的现状和走向作出正确的研判,既是专家学者们面对的课题,也是舆论关注的话题。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是复杂的开放系统,很难简单地用一个通用框架进行分析。尤其是对中国这样经历了多年高速发展、仍然处在转型期的新兴经济体,以静止、片面的方法进行分析,犹如刻舟求剑,很难得出全面客观的结论。近期国际评级机构穆迪调降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就是误判中国经济的一个最新例证。
怎样才能勾勒出中国经济未来的清晰图景?这就要有前瞻的眼光、具有弹性的分析框架,以及更加多元的视角。
经历了30多年年均两位数增速的高速增长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有所放缓。如果只看到经济转型压力叠加外需低迷的周期性因素,会感到形势不容乐观。但从新常态的大逻辑出发,不仅关注经济增速和规模,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就可以发现:在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变化的表象背后,孕育着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深刻变化,这才是决定经济走向的趋势性因素。
因为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主观猜度政策转向,做出“经济增长对政策刺激的依赖性加大”的推测,进而推导出“产能过剩—货币宽松—债务规模上升—信用下降”的剧情,其实是因循旧有思维方式撰写的一出老剧本。而事实与此不同,通过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动能培育与传统动能改造提升协同发力,中国经济正在演绎“市场出清—结构转型—动力升级”的全新路径。
针对全面刺激政策的边际效用递减,中央一再强调:保持宏观调控战略定力,不搞强刺激、不搞大水漫灌。面对可能形成的风险隐患,对地方债务的进一步规范、对金融系统的从严监管,国企、财税、金融、价格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持续深化,都体现出推进改革的决心。“三去一降一补”取得的积极成果,不仅改善了国内供求关系,也为经济进一步转型升级拓展了空间,更强化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共识。
一季度,我国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回升。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环比提高两个百分点;2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今年前两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成本同比减少0.28元。一系列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且将行稳致远。
“惟善察者能见微知著”。只有全面客观地分析中国经济,才能更好地分享中国改革发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