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 著名经济学家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有一个解读说今年的经济要“脱虚向实”。原因是中国的经济处于疲软周期,采用的政策无非是积极的财政政策或是宽松的货币政策。这种政策的问题是你不知道资金会流向哪里,我们希望流向实体经济,但全社会对实体经济信心不足,因此资金就容易流向挣快钱、投机性的地方去,尤其是股市和房地产。
中国经济“脱虚向实”,需要用财政政策的扩张来支持一些属于短板领域的投资,其中就包括基础设施尤其是城市内部的基础设施、环境和城镇化,这样既能维持比较合适的投资增长,也能拉动民间对实体经济里产业升级投资的积极性。同时,也必须把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资金更多地引导到实体经济上去。
中国是发展中的转型国家,肯定有体制机制问题需要面对和改革。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当前的经济困难更多的是国际周期的问题。
2010年以后,中国经济增速下滑,年增幅从10.6%下滑到去年的6.7%,6.7%是从1990年以来的最慢增速。从2010年到现在持续七年的下滑是改革开放以来不曾有过的,这是事实。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世界上跟我们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的其他国家情形也一样,而且比中国更严重。比如,巴西2010年的增速是7.5%,2015年是-3.8%,去年是-3.4%;俄罗斯2010年增速4.5%,2015年-3.7%,去年-0.6%;印度2010年增速10.3%,去年的增速是6.5%,也是一样下滑。
这些国家没有中国这些体制机制问题。比如国有企业比重太高、国有企业效率低等,俄罗斯国有企业早都私有化了,巴西、印度也是以私有企业为主的。我们常讲中国经济增长不可持续是因为投资太多、消费太少,但这些国家都不存在投资太多的问题。
不仅是金砖国家,东亚所谓高收入、高表现的经济体也是同样的情形。比如,新加坡2010年增速是15.2%,去年是2%;韩国2010年增速是6.5%,去年2.6%。它们是所谓高收入、高表现经济体,也就是说中国的体制机制问题它们基本没有,怎么也会这样子?其实就是大家还没有从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中走出来,发达国家长期的平均增长速度像美国应该是3.5%,去年只有1.6%,欧盟国家也一样,去年差不多1.6%,日本去年是1%的增长。
在这样一个国际周期之下,发达国家发展不好,出口一定减少。2008年每个国家、经济体都采取了一些反周期的财政政策来进行投资,这些项目五六年时间就建成了,但国际经济还没有恢复,所以大家投资的积极性低,这是现在经济下滑的一个很主要的原因。
这种情况下怎么恢复信心?我认为跟其他发达国家比,中国的投资机会还比较多。比如,在经济下滑的时候,发达国家跟中国一样面临所谓产能过剩,但那是先进的产能过剩,而中国的产能过剩都在中低端,向高端升级的空间非常大。
在这种情况下,要分析形势,中国要维持每年6.5%的经济增长是完全有条件的。现在中国的经济总量占全世界经济的15%,每年对世界的贡献就是一个百分点,全世界的经济增长是3%,意味着每年世界市场的扩张有30%在中国,这是非常好的机会。所以在整个国际疲软周期中,中国的机会还是最好的,中国的工业部门、企业家应该有信心。
(本文编辑整理自林毅夫2017年5月12日的北京“庆祝林毅夫教授回国任教3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内容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