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京记者 宋华
社科院4日发布的《亚太蓝皮书:亚太地区发展报告(2016)》指出,亚洲经济面临的内外部风险会进一步加大,2016年亚洲新兴经济体增长率的下滑趋势仍然难以遏制。报告同时指出,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不能成为亚太地区贸易规则的“样板”,TPP短期对中国影响有限。
《亚太蓝皮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的集体研究成果。2016年的《亚太蓝皮书》继续关注中国周边环境的变化。该书盘点了2015年亚太地区的焦点和热点问题,重点阐述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对中国、美国、日本的影响,缅甸大选,越共十二大,南海变局以及中国与日、韩、印尼之间的关系,为深入了解2015年及未来中国及周边环境的复杂形势提供了重要参考。
亚洲经济内外部风险进一步加大
亚洲经济2015年延续了过去四年增速放缓的趋势。蓝皮书认为,2016年亚洲新兴经济体增长率的下滑趋势仍然难以遏制,亚洲经济面临的内外部风险会进一步加大,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风险都在上升,其严重程度可能是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未曾遇到的。
蓝皮书分析,短期风险主要源自以下方面:一、2016年全球贸易下滑或低速增长趋势仍将延续;二、美联储加息与债务风险加大。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亚洲新兴经济体去产能、去杠杆的进程严重落后于发达国家,尤其是2010年之后,无论是按照债务的增速,还是按照债务的相对水平,亚洲新兴经济体都是最高的;三、新兴经济体与发达国家之间经济增长的“跷跷板”效应,2015年美日欧三大经济体总体增长率从2014年的1.4%上升到1.9%(预期数),但这既没有拉动全球贸易的增长,也没有成为新兴经济体增长的引擎,相反,新兴经济体出现了增速放慢的趋势。在这种“跷跷板”效应的背后,一方面可能是全球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另一方面可能是持续二十余年的国际资本流动的方向正在发生逆转。
TPP不能成为亚太地区贸易规则的“样板”
蓝皮书“专题:《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篇指出——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所设置的相关非传统议题中,既有专门针对新兴国际合作领域的具体规则,也有针对各国“边境后”政策的具体议题(知识产权、劳工、环境、国有企业、竞争政策等),还有涉及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议题。这些议题本身反映了世界各国在诸多新领域试图形成统一规则的诉求,符合全球化的未来发展方向,其部分理念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进步性。
但由于美国是TPP谈判的主要推动者,其谈判能力、规则制定能力明显高于其他谈判国,因此最终TPP非传统议题相关条款具有鲜明的美式价值体系特征。美国推进TPP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其地缘利益和经济利益,这决定了其不可能在真正意义上从建立一套亚太地区普遍可适用的规则出发推进TPP谈判。在美国和其他国家的激烈博弈下,各个议题的具体条款最终只会是各方利益妥协的结果,远远不能成为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相关贸易规则的“样板”。
TPP对中国不同行业的影响差异较大
蓝皮书指出,从货物贸易角度看,TPP对中国的中短期影响比较有限,但是TPP对不同行业的影响差异较大,对特定产业部门的影响仍比较显著。TPP的竞争力更多地体现在规则方面。
蓝皮书分析,无论中国是否加入TPP,中国企业和中国经济都可能会受到TPP非传统议题的影响。首先,TPP的相关服务贸易条款和投资条款将会对中国的服务业和对外投资等产生深刻影响。从中美BIT负面清单交换情况看,目前中国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开放压力仍然较大,而未来包括金融、电信、专业服务等服务贸易领域面临的冲击不可忽视。
其次,TPP代表的知识产权条款对中国的潜在冲击将比较显著:中国的制药行业可能会遭受较大冲击;目前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相关法律的立法和执行仍有改善的空间;包括美国在内的TPP国家高科技企业,利用其先进技术在全球进行技术专利注册,如果按照严格的专利保护,将严重影响中国在外观、设计、工艺等领域的技术模仿和引进。
三是,TPP推动的竞争政策和国有企业条款等约束性条款,将使得在TPP国家投资的中国国有企业面临着更为严格的国际经营环境,强调公平竞争的国有企业条款有可能会在短期内削弱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中资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此外,中资企业将受到因TPP而变得更加严格的环境法和劳工法约束。
中国应加速RCEP谈判进程
蓝皮书“区域经济合作”篇指出,TPP谈判并没有包括中国,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议)谈判也没有包含美国,这对亚太经贸区域整合是不利的。TPP谈判的顺利展开给RCEP带来很大压力,特别对中国,其有可能会考虑在谈判中加强与东盟的联系,以加速谈判进程,防止被边缘化。
蓝皮书认为,RCEP谈判进程的快速推进不但有利于消除TPP协议达成后贸易转移对中国出口贸易的负面影响,促进中国和相关国家的贸易投资合作,也有利于巩固中国和东盟的经贸关系和睦邻友好,加速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同时,对中国来说,RCEP组建符合中国实施的“睦邻、安邻、富邻”的外交政策,RCEP不但将显著改善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还将使得中国在区域合作中的主导地位和引领作用更为突出,为构建更稳定、互利、合作的国际经济关系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