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尽管中国经济整体运行平稳,但结构性矛盾和下行压力依然突出。这集中表现在部分重要指标回升基础不牢、短期波动较大、筑底趋势未明等。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人将对经济尽快走出低谷的渴盼转嫁到供给侧改革上来,希望供给侧改革能让中国经济取得“立竿见影”的增长效果。对此专家指出:一方面,增速随着经济体体量的增大而回落是客观规律;另一方面,供给侧改革着眼于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中的深层次问题,改革过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等特点,要求供给侧改革让中国经济“迅速回升”无疑是过时思维和急躁心态的体现。
增速回落符合规律
对于任何一个经济体而言,经济增速随着其体量的增大而回落是一个公认的规律。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教授黄朝翰近日表示,中国不可能永远以6%—7%的速度增长,没有哪个经济体能够保持这一高增长率,而“新常态”可以成为中国加快改革和对经济结构进行再平衡的一次机会。“中国经济的确正在调整,以前经济增长是靠外力推动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现在则是靠内需拉动和资本密集型企业。”黄朝翰说。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永军对记者分析指出,经济运行状况表现为供给和需求两个侧面,总产出水平是总供给和总需求耦合的结果,而供给和需求都会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将对中国经济回暖的期盼全部放在供给侧改革上面,显然忽视了经济问题的复杂性,不符合中国关于总需求调控和供给侧改革的论述。
“供给侧改革要影响产出,首先要对供给能力产生影响,这需要有一个生产要素组合的过程。相对而言,供给侧的调整要比需求侧的调整时间更长。因此,寄希望于供给侧改革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既不符合经济学原理,也不切合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张永军强调。
其实,衡量经济发展的尺子,从来都不只有“增速”这一把。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份,采矿业和六大高耗能行业在工业中的比重继续降低;相比之下,城镇新增就业完成全年目标的44%,航空航天制造业增长27.9%,工业机器人增长24.7%,智能电视增长25%,光电子器件、移动通信基站设备等产品产量均实现两位数增长……这些不被有“速度情结”的人所重视的深刻变化,恰恰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追求的方向。
“阵痛”属于必要成本
在《韩非子·喻老》中,“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可谓广为人知。面对名医扁鹊的多次善意提醒,蔡桓公却采取了讳疾忌医的态度,虽然回避了短期治疗的阵痛,却为日后重病缠身埋下了隐患。
想要真正看透中国经济,亦需要明白“改革有阵痛、但不改革就是长痛”这个道理。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针对的是中国经济多年积累的深层次问题,是一个着力根本、放眼长远的深层次改革,不仅不会出现“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神功效”,而且也一定会以短期“阵痛”的形式作为必要的改革成本。只是,我们可以在改革中尽量控制“阵痛”,使之能够为经济社会所承受。
“供给侧改革针对的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首先是要去除无效、低效产能和过多的库存;其次是通过去杠杆等方式降低经济运行成本,提高效率;再者是通过补上经济中的一些短板,扩大有效供给。”张永军说,解决这些长期问题既要考虑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也要对国内要素条件变化的情况和程度进行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才能制定各领域的具体措施。而措施要显现效果也需要一定的过程和较长的时间,“阵痛”在所难免。
扎实改革才有明天
那么,供给侧改革究竟会对中国经济的未来产生怎样的影响呢?美国财经电视频道CNBC报道认为,相对较高的储蓄水平,拥有可以支持投资增长的充足资金,特别是通过鼓励技术创新、教育和职业培训等措施来提高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使用效率的结构性改革措施,都是中国经济今后维持相对较高增速的诸多有利条件。
“供给侧改革既然是一项系统工程,就需要做好整体设计,在不同阶段要把握好工作的重点。既要从相对容易取得成效的领域先期开展工作;也要把供给侧改革与扩大有效需求的措施结合起来,尽可能快地对经济增长产生拉动作用。”张永军说。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指出,当前中国经济上行有压力、下行有支撑,其“韧性足、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未来,只要坚持推进结构性改革,加大培育新动能,尽快完成结构转型周期,中国经济还是会保持中高速增长。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铁刚对记者表示,在经济学中,短期主要看总需求,中长期主要看总供给,二者之间存在一个平衡点,并不矛盾。不应把供给侧和需求侧割裂开来,以短期思维看待中长期改革。“例如,目前我国民间经济还相对低迷,供给侧改革就是要呵护民间经济活力,进而改善中长期增长动力及预期。而正确认识这种短、中、长期的关系,还需要全社会进一步凝聚共识。”张铁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