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财经》特约、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黄涛
近年来对潜在增长率的讨论日益增多。一种观点认为,由于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和比重下降背,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回落不可避免,并致实际经济增速放缓。不同的声音(如张军教授)则指出,潜在增长率回落是“经济发展和结构变化的自然调整和收敛现象”,是渐进的,若非受到剧烈冲击(这一点显然没有在中国发生),不大可能陡然下降。换言之,潜在增长率的回落,不足以解释我国经济增速从过去10%左右的高位迅速放缓至当前7%的水平。
那么,当前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究竟是多少?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不仅关系到解释经济增速放缓的现状,更关系到下一阶段的发展目标和战略制订。假定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确实放缓到6%~7%的水平,那么当前的经济增速就较为均衡和合理,无需干预和刺激。并且,由于实际经济增速超过潜在增长率通常不可持续,依靠刺激政策促使经济增速回升即使有效也难以持久。相反,如果经济潜在增长率仍在7%以上,甚至如林毅夫教授估计,未来20年内仍可保持在8%附近,那么当前的经济增速低于均衡水平,应调整增长目标和战略措施。
然而,潜在增长率难以精确得知。首先,潜在增长率表征经济增长的潜力,只是一种可能。如果存在制约增长潜力释放的因素,那么实际经济增速就可能低于原本所能达到的水平。例如,从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角度考虑,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条件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经济增速不应明显变化,但事实是,1953~1977年期间年均经济增速为5.9%,显著低于1978~2008年期间的10%。
其次,潜在增长率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特别是当受到重大冲击和偶发因素影响时,经济潜在增长路径可能会发生跳跃性变化。1961~1973年,日本经济年均增长8.7%;1974~1991年,年均增长4.1%;1992年以后基本上处于停滞(年均仅增长0.8%)。很显然,三个时段日本经济增速的巨大差异,不是潜在增长率自然变化的结果,而是分别受到第一次石油危机和资产泡沫破灭冲击所致。
由于潜在增长率的测算很难提前考虑到偶发因素,利用其来指导实际经济活动具有较大不确定性,但对决策者而言,经济潜在增长率的理念仍然可以提供重要启示:
第一,经济增速能快就要快。否则,负的产出缺口(实际产出水平低于潜在产出)持续存在,往往导致经济潜在增长率的下降,最后想快也快不起来,并“通过人力资本的加速折旧、物质资本形成速度的下降、金融效率的弱化,以及内在结构性扭曲的加剧,使潜在增长速度出现跟随性的回落”(刘元春教授称之为“萨伊定理逆否命题”)。反过来,能快尽快,就有可能避免经济潜在增长水平的非正常下降,甚至可能提升经济潜在增长水平,带来经济增速的回升。2003~2007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11.6%,显著高于1998~2002年期间的8.2%,主要原因就是入世后受出口快速扩张带动,可贸易部门增长加快、盈利改善,进而扩大投资,促进了资本存量和经济潜在增长水平的提高。
第二,坚定不移地加快改革。一则有利于消除制约发展的机制障碍,增强市场主体活力,二则有利于更好发挥市场的作用,利用市场信号确定经济增速,并通过市场各参与方的行为促使经济向潜在增长水平收敛。
当前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放缓和物价低迷同时发生,表明经济运行的主要问题是需求不足。当务之急是要扩大有效需求,防范需求萎缩导致潜在产出水平的非正常下降,稳定增长;同时要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提升供给,以减负激励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最终提升经济潜在增长水平,确保中长期保持中高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