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中国结构性改革比其他国家更具确定性

www.jctrans.com 2016-3-25 10:39:00 21世纪经济报道

导读:“如果只有一个国家可以完成结构性改革,我相信那将是中国。”

  作者:郑青亭

  “如果只有一个国家可以完成结构性改革,我相信那将是中国。”3月22日,前来参加博鳌亚洲论坛的波士顿咨询公司全球主席汉斯-保罗·博克纳(Hans-Paul Bürkner)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这样说道。

  “我从‘十三五’规划中读到了有关改革的明确路径,也看到了中国政府对于实施改革的坚定信心。”博克纳说,中国的改革之路会长达十年之久,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但中国的经济前景依然良好。

  博克纳强调,这么说并不是在恭维中国,而是他基于长期观察做出的判断。

  博克纳从上世纪70年代起就在研究中国,他在大学期间还学习过中文。在过去20年间,他每年都要多次来到中国,与公司客户和中国各机构交流。这是他第三次参加博鳌亚洲论坛。此外,他还是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的常客。

  中国结构性改革或长达十年

  《21世纪》:中国经济增速去年首次破七,下行压力进一步增大。你如何看待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

  博克纳:首先,中国经济增速正在放缓,接下来可能会在6.5%左右,这是“十三五”规划提出来的目标。但我一直在提醒别人,中国去年的经济体量接近11万亿美元,这个增速已经是很了不起了,它意味着6500亿美元的增量,远远超过七八年前中国经济增速在11%左右时的增量。就绝对量来说,中国对全球经济的贡献仍然是巨大的,高于经济增速为7.5%的印度,也超过增速为2.4%的美国。实际上,整个亚洲新兴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依然超过50%。

  《21世纪》:如何评估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对其他经济体的溢出效应?

  博克纳:我觉得我们不要过度关注数字本身。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视结构性改革。中国等各国都需要进行改革。但我相信如果有一个国家可以完成改革,那个国家就会是中国。这并不是溢美之词。几天前,我与中国政府官员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进行了对话。中国总理李克强、财政部长楼继伟、商务部长高虎城等对于改革和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决心是十分强烈的。

  结构性改革不会是一帆风顺、轻而易举的。大家都在说供给侧改革,中国需要减少钢铁、煤炭、铝等行业的过剩产能。世界很多其他地方也面临同样的挑战,比如欧洲、澳大利亚的矿业、油气行业等也有产能过剩的问题。现在,中国钢铁过剩的情况最为严重,价格下跌造成很多企业亏损。中国的结构性改革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比如长达十年。

  《21世纪》:国际产能合作会帮助中国解决过剩产能的问题吗?比如,把中国的过剩产能转移到对基础设施有需求的欠发达地区。

  博克纳:中国在很多行业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中国钢铁大量出口到亚洲和欧洲。英国一半的钢铁来自中国。这造成了很大的钢价下行压力,让中国企业和其他国家的企业一起承受损失。因此,现在减少过剩产能非常重要。这是中国政府正在关注的问题,关闭一些钢铁企业是有意义的。这会需要很多年时间。在过去20-30年间,欧洲也经历了这样的问题。欧洲政府和欧盟提供补贴,为倒闭的钢铁企业提供员工提前退休补贴、再就业培训,这是非常昂贵的计划。

  诚然,基础设施建设对钢铁等过剩产能会有需求,但我们不应该期待这样的需求会很快增加,也不应该期待巨大的过剩产能会很快被消耗。即使我们对基础设施有巨大的投资,“十三五”规划也有很多关于机场、公路、铁路等建设计划,但这也不足以消除当前的过剩产能。

  中外企业会越来越习惯同样的游戏规则

  《21世纪》:近期,美国商会、欧盟商会相继发布报告表达了对中国国内经济环境变化的忧虑。你如何看待新常态下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

  博克纳:当前的中国市场存在显著的挑战。重型设备、基建、矿业等行业的产能过剩导致很多工厂倒闭、工人下岗。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中国国内的需求正在增加,零售业发展迅速。很多涉及消费产品的企业在华表现非常不错。中国政府也在努力增加对健康医疗、教育、职业培训、投资环境、知识产权保护、土地和水资源保护方面的投入。这些都需要时间,不会一蹴而就。

  《21世纪》:你的客户对中国市场有哪些担忧?

  博克纳:他们希望获得平等的对待、开放的市场、知识产权的保护、参与并购的权利。这也是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希望的。随着中国与全球经济关系日益密切、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中外企业将越来越能够按照同样的规则参与游戏。这对世界经济来说也是好事。现在是一个没有边界的全球经济。

  新兴经济体对未来预期远高于发达经济体

  《21世纪》:亚太地区的经济下行压力也在增大,很多人对贸易、金融、债务的不确定性表示担忧。你这次的博鳌之行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吗?

  博克纳:经济学家们总是更倾向于发表悲观的看法,全世界都是这样,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如果我说明年的增长为7%,结果是6.9%,别人就会说我是错的,但如果我预测是6.5%,就不会有人说我是错的,尽管我实际上是低估了。因此,有关经济前景展望的预测总是不太正确,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是毫无意义的,只是需要大家小心应对。

  发达经济体的10亿人口和新兴经济体的60亿人口对未来的预期存在巨大差异。发达国家公民对当前的生活非常满意,但对自己和下一代的未来表示担忧。目前,在欧洲和日本,有一半的人口接近50岁,老龄化让人更愿意思考如何守住已有的一切,而不是进行创造性活动。而在新兴经济体,人们对当前的生活不太满意,显然,印度、非洲、拉美,也包括中国,还有很多改进空间,但他们对自己和下一代的未来有非常高的期待,而且愿意为之努力奋斗。这就是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动力所在。

  有很多人太过关注美国股票等金融市场的波动,但实际上,中长期的经济趋势才真正有意义。我认为,人们没有必要对当前的经济数字太过悲观,因为我看到了新兴经济体的人正在努力工作。中国人在过去20-30年表现得尤为突出,尽管发展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现在也依然有贫穷人口和落后地区。

  《21世纪》:尽管从内部来说,亚洲有很高的发展愿景,但外部环境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比如地缘政治冲突加剧、金融市场波动加大、大宗商品价格震荡。

  博克纳:如果你观察更长的一段时间,你会发现,汇率波动常常发生。在过去20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7.7下降到6.5,欧洲对美元汇率也显著波动,这就是市场力量。另外,亚洲确实存在地缘政治冲突,但一直都是这样。生活不是迪士尼乐园,不会永远都是开心时光。

  欧洲也有紧张形势,欧洲某些地方的就业率很低,难民危机也正在发酵。但请不要认为,当前的世界是前所未有的糟糕,恰恰相反,现在的情况是历史上最好的。重要的是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BIT谈判有很大不确定性

  《21世纪》:人民币在今年年初加入了SDR货币篮子。在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剧的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是会更快,还是会受到影响?

  博克纳:当中国政府表示要进一步开放的时候,应该看到透明度的增加意味着会失去某些控制。要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就不能控制人民币的汇率,这是很大的代价,所以真正的问题是,中国政府是否真的愿意这么做?随着中国进一步开放,必须真正做好准备让国际市场来决定企业的命运。

  《21世纪》:哪个地区会更容易广泛接受人民币?是跟中国有更多贸易的地区,还是有更多中国投资的地区?

  博克纳:我觉得两者都是。只要人们觉得人民币有吸引力,他们就会购买和持有人民币。人们会根据对货币的预期做出判断,低买高卖,外汇市场的买卖规模远远超过贸易往来和直接投资。

  《21世纪》:刚刚达成的TPP谈判会不会让美国不太热衷于推进BIT谈判?中美BIT谈判会在奥巴马任内结束吗?

  博克纳:去年,中国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两个大国进行没有壁垒的贸易和投资合作至关重要。我们需要合作推进多哈回合谈判,鼓励全球自由贸易进程。更多的贸易意味着更多世界繁荣,当然也会有竞争。竞争最终也是好事,因为会带来创造力。

  美国的情况非常复杂,华盛顿会有很多意见分歧。奥巴马能不能在11月前的美国大选前完成BIT谈判,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现在美国国会能否通过TTP协议也还是未知的。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