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紫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
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2015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其中新产业增长较快,全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信息化学品制造业等都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速。这说明,我国经济在实现中高速增长目标的同时,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也取得了明显进展,成绩来之不易。
当然,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局面,转型升级任重道远。事实上,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性影响,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的冲击,世界各主要国家都在谋求转型发展之路,也提出了各自的发展新战略。其中,德国工业4.0受到广泛关注。
关于工业4.0,国内已有不少解读,角度各异,对其是否能够实现以及对我国有多大借鉴意义也有不同认识。结合两次去德国调研座谈的观感和思考,笔者认为,工业4.0更多是“进化(evolution)”而非“革命(revolution)”,更多体现为持续性、渐进式的改进;工业4.0是一个制造业相关利益主体各司其职、分工协作的完整体系,实现预期是乐观的;从技术成熟度和成本收益角度看,领先国家和企业至少需要15年才能完全实现工业4.0愿景。
相比上述宏观层面的基本判断,微观层面的讨论可能会更有借鉴和启发。笔者认为,一个企业能否实现工业4.0,关键是能否把握好三个关键,即平衡、透明、比较。一是平衡。工业4.0虽然是一个新体系,但也是从3.0乃至2.0、1.0不断升级改进而来的。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不同体系之间的碰撞,比如研发组织中拓展横向广度与维持纵向深度之间的平衡,用机器替代人工与让员工更好利用机器之间的平衡,以及更广泛意义上投资与收益的平衡,等等。企业把握好平衡,转型进展就顺利;反之亦然。二是透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让一线员工通过手中的便携设备就了解乃至预测设备的运行情况,而且使得一些原本“暗默的知识”变得更加显性化了,最终让员工获得了更好的决策支持。管理者更是如此,甚至可以实时了解其任何一家工厂任何一条生产线的情况。透明,是实现生产效率持续改进的基础。三是比较。如果一家企业有多家工厂、多条生产线生产类似产品,则可以通过生产运行情况的比较,不断选择“最佳中的最佳”,持续改进生产效率。
但还需要看到,通向平衡、透明、比较的很多技术条件都已具备,但实现这三条并非易事。大量行为科学的研究表明:“让事情变得简单”是有益的;多数人更倾向于维持现状,改变需要个人付出额外的心理调试成本;多数人重视隐私保护,不愿意受到更多监督,等等。一些德国企业认识到这些,因此反复强调人在实现工业4.0过程中的极端重要性。笔者认为,这才是关注研究工业4.0的最大借鉴意义。在劳动力供给条件发生转折性变化的当下,要实现基于创新的转型升级,必须把人力资源摆到最核心位置,政策设计也要真正体现这一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