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财经梳理统计发现,截至昨日(4月28日),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生产总值(GDP)数据都已经全部公布:从GDP增速来说,重庆以10.7%的GDP增速领跑全国,而辽宁经济继续大幅下滑,GDP增速仅为1.9%,在排行榜上垫底;从GDP总量来看,一季度广东省以总量1.49万亿元位列全国第一,紧随其后的为江苏省1.46万亿元,位居第三的是山东省1.29万亿元,经济最不发达的西藏自治区以22.13亿元居于末位。
与全国一季度GDP增速7%的数据相比,18个地区GDP增速跑赢全国,增速与全国持平的有3个地区(河南、内蒙和宁夏),包括北京、上海在内的10个地区GDP增速没有达到7%。
2014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这一趋势延续到2015年开局。各地一季度数据显示,无论是中西部还是沿海地区,在今年以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各地经济增速大多有所下滑。多方分析认为,当前经济内生下行压力仍大,稳增长政策有必要进一步加码,尤其是迅速推出一批基础建设投资项目,以确保经济得以在二季度趋稳。
中西部省份经济增速领先
已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增速领先的省份仍主要集中在中西部。
其中,增速位居第一的重庆,一季度生产总值为3306.69亿元,同比增长10.7%,较全国一季度增速高3.7个百分点。
分析称,在全国经济下行压力不小的情况下,重庆仍能保持两位数增长,主要得益于工业的稳定和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重庆一季度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比全国高出4.4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国第二;一季度重庆实现进出口总值1404.6亿元,同比增长6.6%。其中,出口1117.3亿元,增长高达38.5%。
除了重庆,其他增长较快的省份也主要集中在中西部,沿长江中游的几个省份均保持8.5%以上的较高增长。例如,江西一季度GDP增长8.8%;湖北增速也达到了8.5%;安徽一季度增速也高达8.6%。
人大重阳研究院宏观研究部主任贾晋京认为,中部各省的制造业能力某种程度上已经取代了前些年的东部沿海地区,成为新的增长极,而之后一个阶段,中西部地区将继续发挥其优势,成为国内增速最快的地区之一。
京津冀战略推动河北逆袭 增速提升最快
各地一季度数据显示,无论是中西部还是沿海地区,在今年以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各地经济增速大多有所下滑。
例如,与2014年一季度相比,今年一季度,天津增速降低了1.3个百分点,福建增速降低了0.9个百分点,河南增速下滑了1.7个百分点,安徽增速下降了1个百分点,陕西降低了2.3个百分点,海南降低了2.6个百分点,新疆比上年同期回落了3.3个百分点。当然也有少数省份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如河北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个百分点,宁夏提高了0.1个百分点。
距“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已经超过一年。去年一季度,河北在31省份的经济增速排名中还是倒数第二。去年下半年以来,河北经济增速出现稳定态势。今年一季度,虽然仍未赶上全国GDP增速,但河北经济增速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是全国一季度经济增速提升最快的省份,成功“逆袭”。
作为钢铁大省,河北去年集中力量“淘汰落后产能”。受此影响,去年河北的GDP和工业增速都未完成预期目标。今年一季度,产业结构优化的效果初步显现,服务业增长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2.2%。
另一方面,京津冀协调发展也为当地发展释放红利。如河北的一批项目列入交通一体化专项规划;与天津共同出资组建了渤海港口集团;北汽集团整车项目建成投产等顺利推进。
此外,天津一季度经济增幅达到9.3%,在全国排在第四位,港口、基建投资都有明显增长,也是受益于京津冀战略的推动。
京沪经济增速均步入“6时代”
数据显示,北京、上海两大直辖市一季度的增速均步入“6时代”、低于全国水平,这样的表现格外引人注目。
一季度,上海GDP增速为6.6%,增速同比回落0.4个百分点,这是自1991年的最低值。同期北京GDP增速为6.8%,增速同比回落0.3个百分点。
从统计数据来看,京沪经济增速放慢主要原因是工业和投资的放缓,不过,两地金融、科技服务业仍保持较快增长。同时,两地服务业占GDP比重也居全国前两位,分别为75%、60%以上。
专家认为,与其他地区经济放缓的原因不同,京沪经济进入“6”时代,是其发展水平所致。
到2013年北京、上海人均GDP就分别达到93213元、90092元,位于全国第二、第三,早已步入到世行认可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
东北三省经济增速走低 辽宁垫底
从数据上看,2014年GDP增速位列全国倒数的东北三省,2015年一季度经济增速依然未见起色。辽宁省一季度GDP增速仅1.9%,黑龙江和吉林分别为4.8%和5.8%,三省GDP增速都远低于全国,分别列倒数第一、第四和第五。
而在2014年,年度GDP增速的倒数五位中,东北三省就已“榜上有名”。黑龙江、辽宁和吉林三省2014年的经济增速分别是5.6%、5.8%和6.5%,分别位列倒数第二、第三和第四。
分析称,东北三省是老工业基地,制造业占比较高,而且很大部分是落后产能,经济增长面临的困难很大。
人民网援引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刘姝威的观点指出认为,东北三省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的阵痛期之中,大量国有大中型企业正在或者已经寻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随着深化改革的推进、企业制度的改革以及反腐因素的影响,东北三省的经济结构正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另外,她还提出,在东北存在着大量“小而美”的企业和青年创业者,很多新业态和小型企业并未能进入传统统计范畴,但这些新型企业也正是东北未来经济的动力和方向所在。
4月9日和1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吉林调研,并主持了东三省的经济工作座谈会。在督战东北经济时,李克强直言东北数据让他感到“揪心”。
李克强指出,从全国四大板块看,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最大、经济总体指标最低的就是东北。
调研中,李克强总理为东北经济开出“药方”。他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必须把稳增长、保就业、提效益作为紧要之务,推出更多利当前、惠长远的措施,以促改革调结构促进经济稳定运行。李克强还给东北立下了“军令状”,他要求今年年底,东北三省必须确保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顺利完成。
经济下行压力仍大 地方稳增长主抓重大项目投资
鉴于一季度全国GDP增长从去年全年的7.4%放缓至7%,简单的和前期比较可能尚不足以揭示当前地方经济面临的压力。对一季度GDP增速达标情况的比较会更有说服力,毕竟从全国看,一季度增长7%恰恰符合全年预期增长目标。
早在去年,各省份就已意识到今年经济下行压力会较大,年初,多数省份都主动下调了经济增长目标。就算如此,多数省份一季度经济增速未“达标”,目前仅重庆、贵州、天津、安徽等四省一季度GDP增速高于预期目标。
数据发布前后,包括福建、山东等10多个省相继召开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多地表示,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要努力稳定经济增长。
在部署二季度工作重点时,地方首要强调的仍是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其中交通、水利、城乡基建等领域是重点,基础建设投资可能成为二季度稳增长的重要突破口。
4月14日,江西省政府常务会议提出,实施“抓项目、扩投资、稳增长”行动,加快重大项目建设。
4月15日,河南省政府召开常务会议,部署下一步重点经济工作和政策措施,置于第一条的就是“抓好重大项目建设”。会议提出,加快“米”字形快速铁路网、南水北调受水配套工程、重大水利工程、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等领域建设。
4月18日,山东省政府常务会议也指出,二季度要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重点抓好城乡基础设施和农村饮水安全、薄弱学校建设项目,加快在建铁路、公路、水利工程进度,尽快启动一批新的项目。
此外,福建、西藏、海南、贵州、天津、河北、宁夏等地也都表示,要狠抓项目开工,加快在建项目进度,加快项目审批速度。
实际上,4月以来,各省重大项目工程已在逐步推出。其中,江西省2015年第一批省重点项目安排193项,总投资697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502亿元。福建省发改委、省海洋经济办正式印发《2015年福建省海洋经济重大项目建设实施方案》,确定全省重点推进254个海洋经济重大项目。
“增长这么弱,只能搞基建,下一阶段在中央货币宽松的配合以及一带一路大战略的推动下,地方将掀起继1992年南巡、2003年区域振兴、2009年四万亿之后的第四次基建投资热潮。”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微博)说:“我们预计2015年要完成7%的GDP目标,基建投资增速至少要达到25%,规模达到14万亿元,其中‘铁公基’和水利环保是主要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