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宽松加码可期
CPI、PPI同创新低。根据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的数据,1月份CPI同比上涨0.8%,比去年12月大幅回落0.7个百分点,成为自2009年9月以来最低值,也是自2009年12月以来首次跌入1%以下。而PPI同比为-4.3%,跌幅比前一个月扩大1个百分点,目前已经连续35个月负增长,创自2009年11月以来的最大跌幅。
“尽管市场普遍预测CPI增速降破1%,但0.8%的增速仍然低于预期。食品类涨幅显著逊于去年,尽管受到春节时点差和气候偏暖的影响,但也反映出内需仍弱;此外,非食品类和工业品价格继续受到大宗商品价格影响而回落。”国海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黄诗城昨日表示。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学智则认为,CPI的下滑主要有三方面因素。“一是由于去年春节在1月份,去年1月份食品价格环比涨幅达到2.4%的年内最高,抬高了今年1月份的对比基数,导致今年1月食品价格同比涨幅大幅回落;二是今年1月气温比往年偏高,鲜菜、鲜果价格同比回落;三是猪肉价格连续4个月环比下跌,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
对于PPI同比降幅的继续扩大,黄诗城预计,进入2月后,大宗商品价格有见底趋稳的迹象。从历史上大宗商品与PPI的关系看,未来PPI同比有望结束趋势下滑,进入低位波动状态,但明显反弹可能性仍然较小。
“不过总体上看,工业尤其中上游产业现阶段仍面临价格大幅下行带来的营收压力,因此工业产出仍将处于整体收缩的态势,而后续趋稳仍需等待投资等终端需求改善推动。”他进一步认为。
刘学智则提出,内需疲弱和输入型通缩加重是PPI下滑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国内工业领域产能过剩压力仍然较大,内需疲弱导致对主要生产资料需求减弱;另一方面国际大宗商品供大于求状态短期内难以转变,输入性通缩压力持续积累。预计PPI负增长态势仍将延续,工业通缩成为经济运行面临的风险之一,已经并将进一步对经济增长带来负面影响,需要引起关注并加以有效应对。”
黄诗城表示,在CPI破“1”以及通缩预期上升的背景下,名义利率水平或已相对偏高,货币政策仍有放松空间。
记者 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