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7月29日发布《2014年溢出效应报告》称,全球经济增长需要警惕全球金融环境收紧和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普遍放缓两大溢出效应。
报告指出,不断变化的全球经济增长格局正成为溢出效应的主要源头,其中两大趋势最值得注意:一是随着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趋于好转和稳定,美国、英国等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开始逐步正常化,将导致未来几年全球金融环境不断收紧和利率上升;二是与全球金融危机之前相比,过去几年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普遍明显放缓,结构性问题突出,可能导致经济放缓的时间持续更长。
报告认为,尽管全球经济增长面临的风险已经得到改善,但下行风险仍然存在。发达经济体退出超宽松货币政策将导致全球金融环境收紧,若主要经济体之间缺乏良好的政策沟通,可能再度引发金融市场动荡,并对其他经济体产生溢出效应。IMF最坏假设为,如果美国和英国比预期更早地收紧货币政策,将导致全球借贷成本的升高,主要新兴经济体未来3年的增长率将减少0.5个百分点。
过去4年间,IMF已经将新兴经济体增长预期累计下调了2个百分点。其最新预测表明,未来5年新兴经济体平均增长速度将放缓至5%,而2003年至2008年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7%。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大幅放缓将通过全球贸易、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在全球范围内产生溢出效应,特别是对周边贸易伙伴的影响更大。
报告还指出,如果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可能产生更大的溢出效应,并波及欧洲、中亚和更多其他地区。奥地利、法国、意大利和瑞典等国银行较易受到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级所带来的影响。
报告强调,两大溢出效应可能同时发生并相互影响。在最坏情况下,全球金融环境大幅收紧和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结构性放缓的双重叠加影响将导致2015年全球经济产出下降1.5至2个百分点。IMF指出,面对两大溢出效应带来的风险,无论是溢出效应的来源国还是接受国,都应在国家层面和全球层面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出更为有力的政策措施和具体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