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在7个城市铺开,各地企业完成碳排放配额履约也陆续接近截止期。作为首个启动碳排放交易试点城市,截至7月1日,深圳635家碳排放管控单位有631家按时履约,碳市场累计成交量达159万吨。不过,在运作首年,碳交易市场出现的履约期推迟、市场交易冷清、碳资产流动性差等问题受到市场普遍关注。
深圳排放权交易所副总裁葛兴安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碳市场运行很大程度上依赖政策执行力度,在规则调整阶段给予市场主体一定时间的政策缓冲期非常重要。同时,碳交易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市场需要引入战略性成熟的机构,通过开发更多有投资吸引力的交易品种,进而提高碳市场的活跃度以及碳资产的流动性。
管理各地有别
中国证券报:各地碳配额履约期到来,对交易量有何影响?部分试点城市推迟履约期,出于何种考虑?
葛兴安:从深圳市场交易量来看,变化相对明显。今年一季度还比较平淡,4月份交易开始活跃,越接近履约期,交易越是频繁,相关企业进场交易的动力和压力也会增大。对出售配额的企业来说,临近履约期,碳价涨幅较大,也是出售配额的好时机,而对于买入的企业来说也有履约压力。北京、上海、天津等其他碳市场的情况估计也会类似。
一般而言,交易所推迟履约期主要目的是为了宽限期限,帮助企业履约,并且广东、湖北包括深圳都进行不同形式的拍卖,不过每个地方拍卖形式不一样。比如广东实施强制性拍卖机制,需管控企业拿到3%拍卖配额后才能解冻剩余97%免费配额。湖北则采取包括投资机构及投资人的拍卖,价格偏低,上涨预期强烈,交易频繁。深圳也做过拍卖,主要针对配额有缺口的企业,以帮助企业降低履约成本。
中国证券报:国际上碳配额拍卖有哪些形式?国内几类拍卖曾引起市场的争议,原因何在?
葛兴安:一般国际上通行两种拍卖,一类是美国模式,设定拍卖底价,所有人可参与竞标,最后根据竞标结果确定配额归属,底价可以确保碳价稳定在一定水平上,以刺激企业低碳投资。还有一类是欧盟模式,不设底价,但价格和现货交易市场价格比较接近,所有管控企业和投资机构均可参与。
国内碳交易试点处于起步阶段,很多碳配额管理政策仍在探索中,比如广东拍卖有购买和免费分割的概念,深圳拍卖也会考虑对投资者利益影响的问题,相信未来碳配额管理政策,包括拍卖方式会逐渐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向更加市场化的方向调整。
中国证券报:碳市场管理对政策的依赖性较强,如何评价调控对碳交易建设的作用?
葛兴安:通常而言,政府参与碳市场是必然的,一方面在政策设计阶段,政府需要对城市碳排放量等指标进行设置,这就必然是政府主导,中间也会听取利益相关人的意见;另一方面在市场形成之后,政府会根据实际情况对碳价格进行调控,比如美国模式。无论是规则设计还是价格调控必须基于两个前提,才能形成对市场有利的方面,一是碳市场的规则要透明、信息公开,使得参与人对市场运行有清晰认识;二是规则改变需要政策缓冲期,让所有市场主体有消化政策变化的影响,否则就会对市场有反向作用。
引入成熟投资管理机构
中国证券报:为什么各类碳市场均会出现前期履约率不高或企业不重视碳资产管理的情况?
葛兴安:企业碳资产管理意识薄弱其实受很多因素影响,一方面碳概念比较新,需要一段时间培训教育和公共宣传。另一方面,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及企业性质决定其很少涉及市场投资领域,缺乏碳资产相关经验和能力,难以激发企业投资热情。此外,类似深圳区域企业数目多、排放规模小,单个企业在碳资产投资收益也小,较难让企业将碳资产管理作为投资政策。这就需要引入成熟的投资管理机构作为中介,将小企业的碳资产管理需求集中起来。
中国证券报:对于提高碳市场流动性,交易所方面有何对策?
葛兴安:在提高市场交易流动性和活跃度方面,交易所方面下半年的工作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引进欧盟等境外成熟投资机构进入深圳碳市场,为市场提供专业的投资技能、交易分析和操作的方式方法,帮助企业进行碳资产管理。二是交易所正在和世界银行及国际金融公司签署相关协议,帮助深圳碳市场设计创新型交易产品,可能超出现货交易范畴,帮助企业管理碳资产风险、降低碳履约成本,利用国际经验帮助企业做碳减排。三是将现货交易集中在更加专业、更加主动的碳资产管理机构,做配额的托管交易,既可以帮助企业收益稳定,也会减轻企业负担。
中国证券报:基于深圳市场经验,对全国统一碳市场建设有何建议?
葛兴安:首先,碳市场制度建设及法律基础必须要有严肃性。从深圳相对有成效的履约情况来看,主要得益于对碳配额管理政策及相关办法的出台,企业不会有侥幸心理。其次,重视碳排放量前期数据的收集,对企业加大培训,数据类型也要简化,注重企业权益。第三,市场活跃性的提高,市场交易品种的丰富也会非常重要,碳金融方向的创新对碳市场交易的发展显得很有必要,在碳债券、碳期货以及碳资产相关衍生产品上还会有更多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