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中国“走出去”急需加大外交投入字号

www.jctrans.com 2014-5-30 11:07:00 第一财经日报

导读: 最近,中国周边局势的动荡再次为中国公民和企业的海外利益保护敲响警钟。中国企业和公民的“走出去”,正在倒逼中国外交加大预算投入。

  最近,中国周边局势的动荡再次为中国公民和企业的海外利益保护敲响警钟。中国企业和公民的“走出去”,正在倒逼中国外交加大预算投入。

  “走到世界各地,哪里都有中国人。”这已经是经常出国的国人的共同感受。据外交部领事司司长黄屏介绍,2013年内地居民全年出境人数已达9818.7万人次,已经连续4年以年均1000万以上的数量增长。而旅游局局长邵琪伟预测,2014年出境人次将破亿。中国已经是世界上出境人次最多的国家。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去”,海外中国公民安全事件发生愈发频繁。据外交部领事司统计,2013年全球各地的中国使领馆共处理了4万多宗领事保护案件,平均每一天有110多起。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去年3月在考察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时表示,领事保护与服务是外交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需要在理念、机制、科技等各方面不断改进和发展。

  因此,为了匹配中国在全球日益提升的“外交存在感”以及个人和企业“走出去”的现实,加大外交投入,维护公民与企业在海外的安全成了当前急迫的需求。

  外交预算须跟上

  日前,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王逸舟曾罗列了一组数据,对比显示中国海外机构资源有限:美国一个领事官员服务对象是6000人,而中国高达18万。中国的领事官员和服务对象的比率是美国的30倍、日本的15倍。

  “有限的政府能力和不断扩张的庞大海外利益形成巨大反差。”王逸舟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这样概括当前中国外交的核心矛盾。他认为,中国现在的利益全球化,但是外交手段在某些领域还只是区域性大国的水平,不能为海外公民提供有效的服务和保护。

  王逸舟认为,“外交为民”,实际上就是要为走出国门的普通老百姓服务。“留学生、游客、商人甚至海外打工者,他们应该是我国外交服务的主体。”

  除了中国公民出境游外,中国企业“走出去”也是领事保护的重要对象。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等种种原因,中国企业赴海外投资,很多都会选择西方企业不愿意涉足的高风险地区。例如,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问非洲时,表示目前在非洲的中国人超过100万人——而这仅仅是官方的统计数据。当然,高风险意味着高收益。但是,这也给外交工作提出了一道难题。一旦出事,应如何保护海外的中国公民?

  外交部也在通过不断尝试与创新解决这个难题。2007年8月,中国外交部成立领事保护中心,专门解决在境外保护公民安全和权益的问题。然而,这远远不能应对日益增长的需求。据本报记者了解,该中心在设立时的正式编制仅有15人。一些人认为,瓶颈就在于经费和人力资源不足——而人手不足的实质还是经费不足。

  2011年的利比亚撤侨是一个典型事例。当时,中国政府的撤侨行动获得了广泛赞赏。然而,背后的情况却鲜为人知。据本报记者多方了解,那次的撤侨行动几乎用尽了当年的外交应急预算。

  前驻委内瑞拉、乌拉圭等国大使王珍以亲身经历告诉本报记者,的确需要加大外交预算的投入。当然,这要和国家整体发展水平相匹配。但是,外交预算至少应和其他领域的支出同步。现在,这种同步增长的趋势并不明显。

  本报通过查证也证实了王珍的这一判断。中国的外交预算占比从2007年以来一直呈下降趋势。2007年,外交支出决算金额为215.28亿元,占当年全国财政支出的约0.4%。2014年,外交支出预算有所增长,为376.83亿元,但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例下降到了约0.25%。

  统筹协调领事保护

  王逸舟介绍,美方此前的一份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外交预算为55亿美元,占同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0.0672%。美国同期外交预算550亿美元,占到同年GDP的0.3514%;日本外交预算为67.5亿美元,占同年GDP的0.1128%。美国的外交预算总量是中国的10倍,占比是中国的5倍多;日本的外交预算也高于中国,占比则将近中国的两倍。虽然统计口径并不相同,做这样的横向比较并不完全准确,但是还是能说明问题。

  在王珍看来,外交投入增加,首先要增加驻外使馆实施小额项目的自主权。他认为,一些小额项目效果很好,是“花小钱办大事”,但我们国家目前苦于预算不支持而做不到。而在前驻土耳其大使姚匡乙看来,今后外交投入的重点是公共外交,而这包括地方对外交往和民间外交。他认为,可以适度放开地方的事权,把地方政府的对外交往作为突破口。此外,他认为要加强对智库的支持。

  而最现实、最紧迫的问题,是加强海外中国公民的领事保护。

  王逸舟将目前中国的领事保护形容为“小马拉大车”——领事保护方面的人员、资金和体制是“小马”,很难拉动日益增长的领事保护需求这辆“大车”。

  李克强在访问非洲国家安哥拉时明确表示,要加大对领事保护工作的投入,尽快建成全球领事保护应急呼叫中心,使同胞们不管走到哪里,领事保护服务就跟到哪里。

  王毅表示,当前以外交部为中心、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大领事”工作格局正在逐步形成,要不断增强对领事工作的统筹协调能力,与兄弟部门加强协作,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事实上,今年2月,应急呼叫中心已经启动了招标。根据外交部政府采购办公室发布的招标公告,6月1日,该中心就要开始试运行。年内,这个中心将建成面向全球中国公民的24小时服务热线。届时,“12308”将有望成为中国公民的“海外110”。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