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许岩
昨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目标为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控制在3.5%左右,两个目标与去年持平。
证券时报记者采访多位专家指出,我国政府无惧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提出与去年一致的经济增长和通胀目标,虽然实现起来有一定难度,但这是积极的经济目标,为调结构、抓改革腾出空间。
稳定目标
“今年实现7.5%的经济增长目标问题不大,经济形势也并不像外界唱衰的那样。”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祝宝良称,政府工作报告是延续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内容,没有大的变化,包括财政、货币和楼市调控等都延续以往的政策基调。
“稳定是前提,改革是重点。”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评价称,今年大目标持稳不变,一方面表明政府希望稳定的财政和货币环境,为改革创造良好前提;另一方面也是希望淡化数量指标,突出质量指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在7.5%是符合经济增长实际情况的考虑,政府希望经济增长能够将7%~8%的稳定运行态势延续下去。
张立群认为,尽管前两个月包括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在内的诸多宏观经济指标都在下行,市场上经济悲观的情绪在蔓延,但这种对经济下行的担忧只是存在于“预期”层面,在实际层面来看,虽然存在一些下降,但没有全面恶化。今年完成经济增长目标的条件是存在的,实际增速也会在7.5%左右,不会低于目标。
调结构抓改革是重点
分析人士指出,我国政府在保持GDP、CPI增长目标不变的同时,下调固定资产投资和外贸的预期目标表明政府调结构的决心,为改革预留了空间。
其他宏观经济预期目标则“有增有减”:今年财政赤字拟定1.35万亿元,赤字率为2.1%左右,比去年1.2万亿元的财政赤字、2%左右的赤字率有所增长。
海通证券(600837,股吧)首席宏观债券分析师姜超表示,“下调投资目标,说明中国经济确实在转型。”过去债务失控很大程度是因为投资太多,现在从中央到地方投资目标都有下调,可以降低融资压力,投资下调是调结构的关键。
防范金融和地方债务风险
“稳健”仍是今年货币政策的主基调,M2目标连续两年13%,货币政策延续稳健基调。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强调,宏观管理思路已从“挖坑放水”向“开渠引水”转变,近期的正回购不代表政策转向紧,前期的逆回购也不代表政策转向松,核心逻辑是保持政策定力,不放水、不刺激,保持松紧适度。
祝宝良认为,把地方政府债务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也是为了下一步地方政府自主发债打基础,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防范和化解外界担忧的中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