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盘点中国经济刺激政策

www.jctrans.com 2014-3-17 15:17:00 网易新闻

导读:近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发布。

  近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发布。规划提到,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可以使城镇消费群体不断扩大,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有利于驱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此前,中国曾在金融危机时期推出过“4万亿”等经济刺激计划。

  出口退税政策拉动中国外贸增长

  1985年4月中国开始实施出口退税政策。1988年开始实行出口产品零税率,直至1993年。中国出口退税调整的历史证明,商品出口与退税率紧密相关,出口退税率的变化会及时、敏感地反映在当年出口额的变动上。1995、1996年,政府两次调低出口退税率。出口退税率的调低对出口带来了负面影响。1996年的商品出口仅比上年增加了1.5%,而1994、1995年分别比上年增加32%和23%。为了推动出口,政府从1998年6次提高了出口退税率。1999年又2次提高了出口退税率。两年9次提高出口退税率推动了出口的增长。2000年出口比上年增长27.9%,2002年比上年增长22.3%。

  出口退税政策使中国外贸连年增长,成为推动GDP高速增长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国家减少了大量的税收,偏向于外贸企业对大量内贸企业来说不公平。同时,出口企业在获得出口退税以后,其出口产品可以以低价销售,从而造成了同一件产品在海外市场的价格反而比国内市场便宜的现象,建立在牺牲国内消费者利益基础上的出口退税政策产生的实惠。更为严重的是,这种出口退税政策,很容易在产品出口所在地引起贸易纠纷。

  开征利息税:未达到刺激消费目的

  中国正式施行《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实施办法》是在1999年11月1日,最初规定的税率为20%。当时,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不久,紧缩成为经济的主要特征。税务部门官员称,之所以开征利息税是出于三方面的考虑:一是想通过征税来调节居民储蓄的过快增长,将部分储蓄存款从银行分流出来。二是想调动社会资金,特别是促进居民将一部分储蓄资金用于消费和投资。三是想通过税收抑制少数人收入畸高而形成的收入悬殊,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个人收入水平。

  客观地讲,利息税开征以来,在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效应。许多专家学者都认为,征收利息税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政策目标并没有很好地实现。比如,控制储蓄率增长、扩大内需的作用不明显,不但没有把储蓄赶出去,反而加剧了负利率,造成了百姓特别是低收入人群的负担。另外,“一刀切”的做法也造成了累进税收的流失。

  家电下乡计划:5年销售额超7200亿元

  2007年12月“家电下乡”正式启动,在山东、河南、四川、青岛三省一市试点实施,2009年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实施,长达五年的“家电下乡”2013年1月正式落下帷幕。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全国累计销售“家电下乡”产品2.98亿台,实现销售额超过7200亿元。

  这一在全球经济低迷时期,国家为了拉动内需、实现经济稳步增长、改善三四线城市消费者和广大农村消费者的生活品质,而推出的“家电下乡”刺激政策在业内可谓是饱受争议。“‘家电下乡’前期利大于弊,后期弊大于利。”家电产业观察家陆刃波表示,在“家电下乡”刚刚推出的头两年里,对全国三四线市场和广大农村市场的消费拉动起到了积极的意义,拉动了市场消费。

  对于消费者来说,在高达13%补贴下完成家电的采购,无疑也是一件非常划算的事。回到家电企业,全球经济形势低迷,加上国家对房地产行业宏观调控的加强,使得不少家电企业举步维艰,而随着“家电下乡”出台,这些企业不仅活了下来,而且还使得企业规模实现一定程度的增长。

  但是,“家电下乡”也严重阻碍了家电产业的技术升级。专家认为,“家电下乡”最大的弊端就在于过度依赖13%补助来提升销售额。这样一来,在过去的数年间,象征着未来家电行业发展方向的高效节能、绿色环保、智能化、嵌入式一体化等高新技术没有得到任何的推广作用,这严重制约了中国家电产品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步伐。此外,“家电下乡”还带来了很多的消极作用,拉动市场消费的同时,也透支了市场,像电视、空调、冰箱等产品通常使用年限较长,这样一来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参与“家电下乡”的这批用户将不会再购买这类家电产品。

  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推出4万亿投资计划

  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重创,本轮金融危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并逐步演化为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全球金融危机。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经济体以及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都受到严重的冲击。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也逐渐加大。2008年第四季度,中国GDP同比增幅大幅回落至6.8%,导致全年经济增长回落至2002年以来的最低点。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防止国内经济增速持续回落,中国政府提出了“保增长”,全面实施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经济刺激计划,包括“四万亿”投资拉动内需计划,地方政府随后也推出了18万亿的投资方案。

  在天量信贷资本的拉动下,中国率先走出经济危机阴霾,经济迅速复苏,当年实现了全年GDP增速9.2%。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今年两会期间表示:“当时中国在抵御国际金融危机中成绩突出,经济在全球率先复苏,许多国家对此很羡慕。”

  但在经济快速恢复的同时,也出现了“后遗症”。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经济学家成思危曾指出,“四万亿”计划在当时来看确实是有必要的,但这样大量投资的刺激也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包括产能过剩、企业库存增加,库存积压;投资效益的降低,以及环境问题的增加。而这些问题,正是目前中国实体经济疲软的症结所在。

  资料来源:新华网、金融时报、新华每日电讯、中国政府网、商务部网站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