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预期增长7.5%左右。而问题是,在宏观经济环境错综复杂的形势之下,中国经济如何稳增长?7.5%左右的经济增速是否会妨碍调结构的推进?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关键性作用如何得到充分发挥?3月9日,本报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专家。
实现GDP目标增速有保障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经过认真比较、反复权衡,把增长预期目标定在7.5%左右。
考虑到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7.7%,而当前国内经济形势仍然错综复杂,加上国内调结构、促改革的任务繁重,有人担心,我国完成全年经济预期增速的难度十分巨大。
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宋立表示,今年一、二季度,我国GDP增速确实存在继续下行的可能性,但进入三、四季度,随着经济发展中的有利因素逐渐释放,宏观经济发展态势将明显改善。
宋立分析说,当前世界经济复苏比较明显,将给外贸出口的回升和企业信心的恢复带来有利影响;同时,随着改革红利的逐渐释放,将对经济发展起到正向的拉动作用,并带动社会投资的增长。因此,我国完成7.5%左右的目标增速是有保障的。
稳增长与调结构并不矛盾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促进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有一种观点认为,7.5%左右的目标增速仍然偏快,不利于结构调整的推进。也有观点认为,在结构调整的压力下,很难完成这一目标增速。
“过高的经济增速会影响调结构,过低的经济增速同样不利于结构调整。”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孙学工表示,调结构的关键在于依靠创新,而研发投入与经济增长往往成正相关关系。经济增长的持续低迷,将使企业经营困难,并丧失技术创新的热情和能力。因此,保持7.5%左右的目标增速,对结构调整是有利的。
“稳增长和调结构并不矛盾。”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施子海表示,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推进结构调整,稳定和扩大就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都要有一定的合理速度来支撑。特别是在调结构过程中,部分行业要淘汰落后产能,部分就业人员需重新安置,高校毕业生人数也在增加,需要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才能稳定和扩大就业。
调结构的稳步推进,是否会给稳增长带来不利影响呢?宋立表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要做到进退并举。其中,“退”的部分主要是落后产能和过剩产能,而产业结构调整更多的还是以“进”为主,特别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从这个意义上说,产业结构的“进”,将为稳增长注入更多活力。
投资仍将发挥关键性作用
2014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期增长17.5%。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把投资作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
一些观点认为,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定的分化,地方又面临债务压力,投资很难在稳增长中发挥关键性作用。
“我国具备保持投资稳定增长的基础。”孙学工说,一方面,去年国务院出台了支持中西部铁路建设、城市管网改造等一系列政策,都将在今年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可以对投资增长形成支撑;另一方面,在结构调整中,相关投资的力度也会加大,例如,大气环境治理将会带动环保领域的投资,劳动力价格上涨将会带动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宋立告诉记者,如果只看高污染、高耗能产业项目的投资,可能会担心投资放缓,但从新增投资热点看,我们仍然要对投资充满信心。
目前,我国投资的着力点主要分布在传统产业相关领域、与节能减排相关的改造项目、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这些领域的投资同时将撬动巨大的内需市场。此外,包括农业、安居工程、中西部铁路等重点投资项目也将陆续上马。(记者 林火灿)